中新网1月17日电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新年伊始,经济界的预测几乎无一例外地指向通货紧缩。人们对货币政策的取向也比往年多了几分期望与关注:央行日前确定的今年货币政策预期调控目标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2(即流通中现金+企事业单位活期与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增长16%,狭义货币供应量M1(即流通中现金+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增长14%,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2.5万亿元。
报道称,这些数据的背后,蕴含着货币当局对今年经济走势的预测与应对。央行最新价格报告预计,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8.8%,消费价格指数(CPI)增长2%。但在国家信息中心看来,2%还是高估了。在他们看来,受内需不足与产能过剩的制约,不排除个别月份CPI增幅跌至1%以下的可能。而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院甚至预计,今年CPI增长只有1%左右。
无论如何,从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物价走势的相关性看,用来判断银根松紧的M2的增长,已超出GDP与CPI增幅之和5个百分点。据此可以认定,今年货币政策基调是宽松。
把银行的钱引向证券市场
货币环境的宽松,将同样体现在资本市场。
央行去年推出企业短期融资券,当年累计发行1392亿元,带动了企业债市场规模的加速扩大。而今年企业短期融资券的规模可望超过6000亿元。
报道指出,通过汇金公司注资、建银投资参股、提供再贷款设立投资者保护基金等方式,央行在化解证券行业风险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银行设基金公司、投资企业债及资产证券化试点等已经起程,金融机构次级债、一般金融债和企业短期融资券相继发行并迅速发展。
这一系列创新举措的潜台词是,大力发展直接融资,降低间接融资比例,化解金融风险不断向商业银行集中的隐患。
目前央行正在引导商业银行将庞大的储蓄分流至基金、保险及股票交易客户,资产支持证券扩大试点和酝酿中的资产支持票据,同样可望成为现实。
修订后的《证券法》取消了银行资金进入股市的禁令,并且为证券信用交易预留了空间。可以预期,今年信贷资金支持证券市场力度将进一步加大。首当其冲的将是推出证券公司信用贷款,为银行资金合规入市创造条件。
扩大人民币兑美元波幅
汇率专家指出,中国实际上正在变成一个资本输出国。其资本输出路线为:居民把钱存入银行,银行用购买央行票据,央行再去购买美国国债。由此可见,外贸顺差的高增长,在持续补贴着那些主要贸易伙伴,特别是美国人的福利。
2006年,这一态势仍将继续。减少贸易顺差、控制外汇储备增长,仍是货币政策调控的“重头戏”。专家认为,相对于扩大内需等短期内难以见效的措施,深化汇制改革,放宽人民币兑美元的波幅,可能是更为现实的选择。
从国际经验看,一国从固定汇率转向浮动汇率时,都会遵从渐进性原则。随着中心汇率不断变化,其波幅也逐步由小增大,形成一个扇面。中国也不会例外。汇制改革近半年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连破市场人士心理价位,多次创出新高。日前,银行间外汇市场做市商集体亮相和询价机制推出,这已被市场理解为人民币兑美元波幅扩大的前奏。因为,如果汇率波动幅度不放开的话,询价交易方式和做市商都很难规避风险,其效用难以充分发挥。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一般允许本币汇率在3%上下浮动,有些国家甚至达到10%。分析人士认为,作为汇改的下一步,人民币兑美元浮动区间的扩大可能采取“小步快跑”的方式。(记者 于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