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期以来,地方政府资金是固定资产投资重要的资金来源之一,尤其是基础建设投资领域,包括部分国家重大项目,地方政府投资资金占有较高比重。当前,地方政府债务性风险已经逐步暴露,并波及到财政、金融、实体经济等各个领域。将地方债纳入常规审计流程,在一定程度上将抑制地方政府举债冲动,压缩地方债务规模,这一措施短期内对于地方投资基金将形成限制,部分地区年初主动调低投资增长预期目标,也与规范地方债务管理有关。今年以来,部分大型投资项目中央资金落实较为顺利,但地方政府配套资金不足,影响项目进展。然而从长期看,必须认识到,第一,地方债规模过大,导致政府还本付息成本不断提高,仅利息支付一项未来将占用财政收入绝大部分,这将严重挤占固定资产投资资金,导致地方陷入投资资金不足的恶性循环;第二,这一政策实施,未来可以通过对地方债审计结果的分析,总结地方财政、债务支出重点流向与结构特点,合理规划投资结构与领域。
地方债纳入常规审计管理这一措施还将对金融领域产生显著影响。由于地方债缺乏系统性监管,地方政府存在还本付息压力,同时对于利率等金融成本不敏感,其大举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借新还旧”。这导致了近几年银行、信托等机构表外业务迅速扩张,影子银行越演越烈,金融运行脱离实体经济。这不仅使我国财政金融系统性风险不断上升,而且严重危害国民经济健康稳定运行。对地方债管理的法制化建设,将降低地方政府违规融资行为,对于压缩银行表外业务、规范影子银行、提高金融监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有利于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闫敏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