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对欧盟的直接投资尚处初级阶段,投资流量和存量还较小,但增长很快。2004 年以来,中国对欧投资呈明显上升趋势。据国际咨询机构罗迪集团(Rhodium Group) 统计,2000—2011 年间, 中国对欧盟共有573 次投资交易,投资总额达210 亿美元。但从中欧目前情况看障碍还较多,欧盟对华贸易的诉求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加快放开对欧洲企业在中国的投资限制;第二,政府采购。考虑到中国巨大的市场体量、市场化需求以及政府的强大控制力,这一需求将是巨大的;第三,知识产权保护。当前欧盟最希望达成的目标是,尽快启动中欧投资协定的谈判,促进和便利相互投资,增加市场准入。
在对欧盟投资的所有国家和地区中,中国受到的限制最多,主要包括两方面: 一方面是来自欧盟层面的制约,另一方面是来自欧盟各成员国层面的制约。第一,中欧双边投资安排仍有待完善。根据《里斯本条约》的规定,欧盟将外国直接投资( 外商直接投资) 政策正式纳入共同贸易政策范畴,将与非欧盟的第三国签订投资协定的权力收归欧盟,由欧盟委员会代表欧盟同第三国进行新的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同时,考虑到历史和现实因素,欧盟制订了一些过渡性安排,允许成员国与非欧盟第三国已生效的双边投资协定在一定期限内继续存在并可根据需要进行修订。具体到中欧投资保护的制度安排,一是中国与欧盟27 个成员国中的26 个已签署双边投资保护协定( 爱尔兰尚未签署) ,且仍然有效。但由于历史原因,协定侧重于对欧盟国家来华直接投资的保护和促进,涉及中国企业对欧盟投资的内容相对较少,随着中国企业对欧盟投资的迅速增加,原有协定已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二是中国与欧盟虽就商签双边投资协定达成共识,但有关谈判仍在准备之中,尚未启动。考虑到中、欧市场开放程度等方面差异以及双方期待的不同,最终签署协定可能还比较漫长。(张茉楠 国家信息中心、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