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还不是世界经济转折年

2013年03月04日16:25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经济 师姐 经济体 日本 欧元 制造业 金融市场 货币

近一时期以来,反映全球经济走势的一些指标逐步趋向好转,但经济增长依然存在较大波动,能够确保经济持续复苏的力量还十分脆弱,并不排除未来全球再次面临欧债危机的尾部风险以及经济下行风险。

一、全球经济走势及其主要特点

1、全球制造业景气数据继续回暖。国际Markit机构调查报告显示,2013年1月份,全球制造业PMI为51.5%,连续两个月运行在50%以上,且涨幅有所扩大,全球制造业复苏势头进一步显现。美国制造业经济强劲增长,制造业PMI指数由2012年12月的54.0%上升至55.8%,创出近九个月的新高;欧元区和日本的制造业处于下降趋势,但降幅均有不同程度收窄,其中2013年1月份,欧元区制造业PMI达到47.9%,环比回升1.8个百分点,表明欧元区制造业活动仍处于下降区间。德国制造业活动降幅明显收窄,为49.8%,创出近11个月的新高,而法国制造业活动降幅继续扩大,指数创出近四个月新低;日本制造业PMI为47.7%,较2012年12月回升2.7个百分点,创出自2012年10月以来的新高,但仍处于收缩区间;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中,印度制造业经济活动有所回调,巴西和俄罗斯制造业经济增速较上月有所加快。

2、全球金融市场风险下降但不排除尾部风险。相比2012年全球金融市场的“跌宕起伏”,2013年全球金融市场的风险水平有所下降,不确定性相对减少,特别是近一时期以来,数据回暖导致全球金融市场一扫往日阴霾,风险乐观情绪不断升温:1)美国道琼斯指数重上14000点之上,受日元大幅贬值和政策利好刺激,2月6日日经225指数一度升至4年多来的最高位。2)避险资产重回风险资产,发达国家量化宽松累积的大量资金再次寻求高收益回报,流向新兴市场国家。但需要警惕的是形成乐观情绪的基础还比较脆弱,特别是欧债危机远未结束。数据显示,欧元区这银行目前共计持有9180亿欧元(1.23万亿美元)不良贷款,占所有贷款总额的7.6%,这一数额已经远远超过ESM救助基金的承受能力。而最新数据也表明,2012年西班牙债务增加了1460亿欧元,占GDP的14%。总债务量达到了8823亿欧元,占西班牙GDP的84%,远远超出了西班牙政府79%的预算,并且在2013年仍然持上升趋势。3)美国财政可持续问题没有解决只是被延误,未来尾部风险事件引发的全球金融动荡依然不可低估。

3、供求是目前主导大宗商品市场的主要因素。年初以来,受全球需求低迷、美元升值影响,CRB商品指数震荡走低。在中国春节长假期间,贵金属价格大跌,基本金属持续震荡,一度受到需求预期转暖及供应趋紧等利好支撑的国际原油期货价格,也回吐了此前大部分涨幅。未来值得关注的国际原油的供给格局变化,受供应增长的影响,原油的供需形势将逐渐从供不应求向供求平衡转变。包括美国页岩油气、巴西沿海油田开采、加拿大油砂项目推进以及俄罗斯产量等非欧佩克市场供应的增长会对价格形成一定压制。农产品方面,因粮食库存减少以及干旱等天气状况影响,2013年农产品价格很可能出现新一轮价格上涨。

4、失业率居高不下严重困扰发达经济体。根据OECD最新报告显示,2012年12月OECD整体失业率为8%,环比持平。分地区看,欧元区整体失业率自2011年5月以来17个月内持续上升,但从2012年10至12月保持11.7%不变,比2008年3月时7.3%的最低水平高出4.4个百分点。由于失业率是一个滞后指标,历史经验表明,在经济衰退结束后的两年甚至更长时间里,失业率仍将保持较高水平。根据联合国最新预测,2013年发达经济体的失业率将会升至8.7%。受此影响,消费相对低迷情况难以根本改变,而各国政府为了保护国内市场,增加就业,贸易保护风险却有可能进一步上升。

二、全球主要国家国别经济走势

1、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走势

(1)美国经济将步入财政紧缩阶段。根据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对美国经济四大先行指数(工业生产、实际个人收入、失业率、实际零售销售)预测,本轮经济衰退的程度要甚于1959年以来的任何一次经济衰退。四季度数据也印证了美国经济复苏的疲弱。根据美国商务部报告,2012年第四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年率计算收缩0.1%,为2009年第二季度经济结束衰退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其中,国防开支骤减、企业去库存化和出口下降三大负面因素抵消了个人消费开支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是第四季度美国经济出现负增长的主要原因。尽管四季度消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相对平稳,显示内需复苏具有一定动力,但可持续性正在受到质疑。受即将于3月1日启动的“全面自动减赤计划”对增长预期的打击,1月美国零售仅增长0.1%,1月美国非农业部门失业率也较前月上升0.1个百分点,升至7.9%。未来财政紧缩效应不排除再次重创美国经济,预计美国经济在今年前两个季度中都将处于零增长甚至负增长的状态,届时美国失业率很可能再次重返8%以上。

(2)数据亮点难掩欧元区经济衰退忧虑。受益于欧元持续走软以及德国出口拉动,欧元区去年12月份实现贸易顺差117亿欧元,2012年全年实现贸易顺差818亿欧元,远比2011年贸易逆差157亿欧元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善,然而贸易数据的亮点仍难掩经济衰退忧虑。欧盟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第四季度欧元区经济萎缩0.6%,为欧元区2009年以来最大降幅,这已是欧元区经济连续三个季度萎缩。其中德国经济增长同比收缩0.6%,法国0.3%的收缩。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经济已连续四个季度负增长。目前,希腊年轻人失业率到达惊人的61.7%,债务状况依旧非常危险。

(3)日本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难以根本奏效。2012年第四季度,日本实际GDP环比下滑0.1%,这是日本经济连续第三个季度出现负增长,经济已经陷入实质性衰退。在贸易方面,2012年日本经常帐盈余4.7万亿日元,为1985年有记录以来最低水平,比2011年减少一半多。为挽救陷入衰退的日本经济,恢复出口,安倍政府近期推出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方案:实施20.2万亿日元(约合2246亿美元)的财政刺激计划;施压日本央行宣布实施2%的硬性通货膨胀目标;实施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2014年期每月购入12万亿日元(约合1294亿美元)的证券资产;实施外汇市场干预政策,推动日元大幅贬值。日本政府对新刺激政策抱有相当乐观的预期,认为大规模紧急经济刺激政策和加码货币宽松将提振经济并促使物价上涨,预计因通缩造成的名义GDP低于实际GDP的情况将时隔15年发生逆转。

然而,“安倍新政”也许难以根本奏效:首先,日元贬值未必能够真正改善贸易状况。数据显示,从2011年第四季度起,日本贸易净额基本上都是逆差,逆差主要是由于外需不振,能源等进口大幅增长所致,日元大幅贬值不会立即改善净出口;其次,通缩问题是日本经济的'结构性顽疾"。日本通缩更多是来自于人口结构变化以及企业投资需求、消费需求严重不足所导致的内需紧缩,多年来的量化宽松已经基本失效。

2、主要新兴经济体经济走势

(1)印度提振经济政策效果有待观察。印度经济增速在近几个月有所放缓,制造业与服务业增速放慢成为主要原因。去年12月印度工业产出年率下降0.6%,远低于增长预期。与此同时,出口下滑也加剧了印度经济增长放缓的颓势。今年1月份,印度出口贸易额按年率增长0.8%至255.9亿美元,进口额按年率增长6.1%至455.8亿美元,贸易逆差升至200亿美元,创历史次高。为刺激经济,印度政府已经陆续出台一系列措施改善经济,包括允许更多外国投资以及取消燃料补贴降低政府财政赤字,但对经济产生提振作用还有待观察。印度中央银行在2013年《半年度货币政策展望》中将印度的经济增速大幅调低,从之前的6.5%下调至5.8%。下调增长预期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全球以及本土某些不利因素的影响,诸如低迷的投资和受到压制的市场需求,但预计2013年增长要好于2012年。

(2)巴西经济陷入“低增长陷阱”。过去两年巴西经济增长在低速中徘徊。过去10年里,巴西经济发展一直比较顺利,年均增长率达3.5%。然而,在最近3年迅速下滑,增长率从2010年的7.5%降至2011年的2.7%,进而降至2012年的不足1%。近两年,随着欧债危机的反复发酵和世界经济的衰退,国际市场不断萎缩,巴西从国际原料大涨价和新兴市场需求持续升温中所获的“红利”持续减少。去年12月巴西出口同比下滑10.8%,降至197亿美元,进口下降4.5%,降至175亿美元,经常项目赤字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年贸易盈余也创下10年来最低。而内需也增长乏力,今年1月巴西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下跌4个月。伴随着物价的上涨,巴西再次降息的空间十分有限,过去靠消费拉动经济的增长方式已经变得不可持续。巴西政府将“投资促进增长”作为2013年巴西经济政策的核心目标。

(3)俄罗斯经济复苏增长相对乏力。俄联邦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12月份,俄罗斯居民实际可支配货币收入同比增长4.9%。与此同时,2012年12月俄罗斯的失业人数为400万人,与2012年11月相比失业人数下降了2.1%,同比下降13.8%。居民收入增长、失业率下降有望推动国内消费回升。但工业生产回落显示后颈不足。1月份工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0.8%,环比下降1.5%,创2009年以来单月降幅新低。开采业生产下降是拖累指数下降的主要因素,食品、轻工和汽车制造继续呈现增长态势。财政状况略有改善。去年俄联邦财政实现零赤字。在这一背景下,俄政府希望扩大财政支出,刺激消费需求和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但俄财政预算情况并不乐观,过于依赖能源出口的增长模式缺陷并未改变。国际油价动荡会对俄财政预算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并制约政府大规模支出。(张茉楠  国家信息中心、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