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以人为本 形式多样

2013年02月11日16:35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文化 陈锋 文化部

马克思曾经深刻地指出,人类“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征。”这就揭示了人类不仅具有肉体生命,更重要的是具有精神生命。

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也可是说正是人的精神生命,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动机,是自觉地改造自然的外在世界和人本身的动力源。依靠精神生命,在现实基础上,“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 “第二自然”、理想世界和文化世界,驱动人类的自由解放的历程,因此,“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马克思语)

文化,在最宽泛意义上,“映现的是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所达到的程度和方式”,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具体看来,文化“即已改造了的环境和变更的有机体”。而“已改造了的环境”又是“变更的有机体”(马凌诺夫斯基语)实践的产物。由此,延伸出两个重要结论。

第一,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的物化和固化,是精神文化的逻辑产物。物质文化具有具象性、稳定性,而精神文化则最为突出地体现了“大文化”的本质属性——人的自由创造性。现实世界“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马克思语),因而,文化的最实际、最恰当的把握,约定俗成,“概言之,也就是精神”。(费迪南∙布罗代尔语)文化就是精神现象学。

第二,文化根本在于“变更的有机体”,文化以人为本,文化即人化。进而言之,文化决定人性,人性彰显文化,文化与人性在最本质层面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世间并没有‘自然人’,因为人性的由来就在于接受文化的模塑”(马凌诺夫斯基语)。从这个“人性论”的维度去理解马克思的名言——“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并且把他作为具有尽可能丰富的属性和联系的人,因而具有尽可能广泛需要的人生产出来——把他作为尽可能完整的和全面的社会产品生产出来。”(马克思语)——那么,文化,只有文化,才是使人之为人的最终力量。

聚焦精神文化,可知由于人的精神活动的复杂性,文化实际上是一个复合体,它包括不同形式的精神活动以及由此形成的多种文化现象。而如果事先笼统论及文化,往往失之空泛抽象。正如黑格尔所言,“健康的人类理性趋向于具体的东西。”许多研究文化的前贤巨擘,如爱德华∙泰勒、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等,都认为“研究文化的第一步,应当是把文化分成若干组成部分”,做具体的分析认识。然后再以历史的辩证的眼光,透视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亦即社会现代化中的重要文化现象,正确认识和把握文化的力量。(陈锋 中国文化部)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