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通胀的主要影响因素

2013年01月07日09:47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GDP 稳增长 通胀 人口红利 收入分配 金融调控 经济

2012年GDP增速逐季回落,一季度增长8.1%,二季度增长7.6%,三季度增长7.4%。虽然政府的“稳增长”政策对经济企稳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经济仍在筑底。需要看到,目前的经济减速不仅是短期需求收缩的结果,更是长期问题交织并集中爆发的结果。一是全球经济再平衡带来的外部压力持续加大,主要体现为欧美等发达国家危机四伏、经济疲软,我国出口面临的外需低迷。二是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要素条件发生变化,中长期潜在供给条件趋弱,主要体现为人口红利、入世红利消失导致潜在增长率放缓。三是长期积累的经济结构性矛盾接近临界点,严重威胁到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具体体现为收入分配结构、投资-消费结构及产业结构失衡导致严重的产能过剩。在经济长期面临下行压力的情况下,金融调控需要适时适度“稳增长”,平滑经济减速幅度,防范“硬着陆”。

伴随经济增长放缓,通胀压力自2012年初以来也明显减轻。但通胀隐患并未完全消除,对通胀反弹仍不可掉以轻心。我国通胀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总供求相对变化、农产品涨价、货币投放、通胀预期、输入性因素。产出缺口是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之差,可衡量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相对变化。根据我们的测算,1980-1990年产出缺口率与CPI年度变化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8,1991-2011年两者间的相关系数下降为0.34。这说明在1991年以来的最近三次通货膨胀中,总供求因素的影响力在减弱,其他因素在发挥更大的作用。按照“猪周期”三年一轮回的规律,预计本轮猪肉价格下降将在2013 年结束,猪价重又开始回升。美欧日超常规宽松政策持续升级带来全球流动性的过多投放,一旦出现导致国际原油、国际粮价供给不稳的事件,输入型通胀可能卷土重来。目前货币存量过高,以猪肉为代表的农产品价格及输入性因素可能反弹,而且人口红利的衰减以及资源环境约束增强将使成本推动的涨价压力持续相当长时间,因此,未来通胀隐患仍然存在。

2012年5月份以来,政府“稳增长”、“松银根”的政策措施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刺激,部分热点城市成交量明显回升,不少城市地价、房价上涨。货币政策只是向宽松方向“微调”就立即使已调整了近两年的房地产泡沫死灰复燃,未来货币政策调整也需要考虑与房地产调控的协调。(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 李若愚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