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未来四年经济政策走向

2012年11月08日11:10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奥巴马 经济政策 罗姆尼 美国 赤字 债务 利率 利润

奥巴马终于打破宣战时的胶着状态取得了大选的最后胜利,这是二战以来首个在失业率仍处于7.5%之上而寻求连任的美国总统,这或许不是奥巴马的幸运,而是罗姆尼的不幸,尽管人们对奥巴马执政四年的经济答卷倍感失望,但罗姆尼也并没有让美国民众相信他确实可以做得比奥巴马更好。接下来的四年奥巴马会比第一任期内做的更好吗?他的经济政策又将走向何方呢?

正如奥巴马竞选口号提出的“前进”那样,尚显脆弱的美国经济的确需要“前进”。其实,美国当前的经济复苏是建立在2万亿美元基础货币创造和每年上万亿的财政赤字基础之上的非典型复苏。美国经济大萧条后至今,经济年均增长率为3.36%,而当前,美国经济尽管经历了连续13个季度正增长,但最近的六个季度有5个季度增长不超过2%,远远低于美国经济的长期潜在增长率,美国弱势复苏格局难改。

从美国经济政策搭配上看,将可能出现“紧财政宽货币”的政策组合。奥巴马赢得总统大选,参议院仍由民主党控制,众议院仍由共和党控制。这也就意味着,美国在解决债务和财政问题上会出现重大制肘。今年底至明年初,美国将有至少4个短期和中长期的重要财政议题在时间上重合,即所谓的“财政悬崖”:首先,要确定2013财年后半年的联邦政府预算;第二,要决定美国公共债务上限该如何提高;第三,要决定未来数年内个人收入所得税等税率,并决定是否要开展新一轮税制改革;第四,是否要切实削减联邦政府的财政赤字以降低美国公共债务。

从时间窗口看,从总统选举结束后至2013年初之前,美国国会有7周左右时间解决财政悬崖可能对经济拖累的问题。由于两党派都受到一定牵制,不会发生真正的激进改革,包括在财政支出、社会福利和商业等重大领域。短期看,财政悬崖涉及到的总额将达到6070亿美元,占到美国GDP的4%,为避免美国经济在2013年陷入衰退,奥巴马政府会与共和党达成一定的妥协,绝对的预算僵局可能避免,“跛脚”的国会将导致美国陷入中长期的政治分裂,这会导致奥巴马政府在实施经济刺激政策以及推动一系列改革计划时都相当艰难,从而大大降低美国经济政策的效率。

财政缺位当然需要货币填补。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美联储的政策逻辑是央行与财政关系的重新定义,这种重新定义实际上让中央银行走上了一条“去独立性”之路,其货币政策目标已经清晰地变为竭力维持岌岌可危的政府债务循环。随着2012财年美国财政赤字连续四年超过万亿大关,美国联邦政府债务已经飙升至16.4万亿美元。近十年来,美国债务总规模提高了两倍多,如果以目前每天增加35亿美元新债的速度增长,美国政府的债务总额将会在2015年突破20万亿大关。

纵观世界货币政策历史,伯南克领导的美联储是有史以来最激进的中央银行,它打破之前货币政策的所有禁忌,颠覆了传统的货币政策准则,迫使人们从新的角度思考货币的本质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2008年以来,美联储实施两轮量化宽松,联邦基准利率长期维持0-0.25%水平。2007年1月—2012年初,美联储资产负债从9000多亿美元扩张到2.9万亿美元,增长幅度达到332%。而今QE3的推出大大压低了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利率,并创下历史新低,由此带动新增贷款和现有贷款再融资需求增长,进而刺激了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回暖,债务货币化的确在短期内有效果。未来,尽管伯南克的去留仍存疑问,但继任者很可能也是鸽派人物,量化宽松的政策基调还会延续,这也是财政受限情况下,比较见效的政策拐棍儿了。

在这样的政策基调下,中国外围环境并不乐观。由于中国是一个资源品进口大国,也是国际大宗商品的主要买家,对能源、原材料及部分农产品进口严重依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不仅使购买大宗商品所需外汇支出大幅增加,也会使中国面临输入性通胀压力。

而另一方面,随着上游价格上涨的传导,再加上人民币升值压力,可能会使企业经营受到双重挤压,这将使得以成本优势为基础的“中国制造”遭受重大打击,经济将在去库存的循环中完成去产能化的过程,第一个过程是企业营业收入下降主导企业利润增速下降,而后是利润率下滑主导企业利润进一步下降,逼迫一部分产能退出市场,这将导致企业减杠杆和银行不良贷款剧增。而如果政策继续加码,则可能造成新的产能过剩,加剧失衡的局面。

此外,中国制造成本的上涨也必然压缩FDI的利润空间,这正迎合了奥巴马希望促进制造业回流的战略意图。随着“美国制造”回流的持续,未来美国很可能由海外直接投资净输出国转变为净输入国,这不仅会导致美国资本回流,而且其种种优势和巨大的市场还会吸引全球资本,导致吸引全球资本规模出现趋势性放缓。眼下,奥巴马已将“重建制造业和能源工业”进而振兴美国实体经济,作为其竞选连任的重要政策纲领,如果奥巴马连任,将会利用多种手段进一步推进此战略的实施。因此,中美制造之间的直面竞争摩擦可能会持续下去,并演变为常态化的趋势。(张茉楠  国家信息中心、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