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信贷供给定向宽松 有效贷款需求趋弱

2012年05月03日14:37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信贷 需求 李若愚

一季度,经济增速放缓,物价涨幅有所回落。由于经济下行风险加大,而通胀风险有所减轻,货币政策在“保增长”、“控物价”之间重新选择政策重点和着力点,适时适度预调微调。具体有以下方面:一是继续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央行于2012年2月24日再次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另外,据有关媒体报道,央行4月12日下发通知,4月1日起对央行专项票据置换进展顺利的县域法人金融机构,给予1%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优惠,政策实施期为2012年4月1日-2013年3月31日。二是公开市场操作暂停发行央行票据,同时根据实际需求开展短期逆回购操作,主动投放流动性。三是保持小微企业贷款合理增长,支持好中央重点投资项目后续资金需求及保障性住房建设,合理满足居民家庭首次购买普通商品住房的贷款需求。目前,北京、上海、武汉、南京等一二线城市的多家商业银行首套房贷利率已重回基准利率的9折甚至8.5折。虽然货币政策出现微调,但并不表明其取向发生根本改变,当前货币政策并非“总量宽松”,而是“定向宽松”。与货币政策定向宽松相对应,一季度银监会的监管政策也体现出“定向支持、差异化监管”,例如继续重点推进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落实具体的差异化监管和激励政策;引发《绿色信贷指引》,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有效开展绿色信贷,大力促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提出了明确要求等。

1、信贷供给规模反弹,结构不容乐观

在金融调控定向宽松的引导下,一季度信贷规模增长出现反弹,尤其是3月份信贷增长明显。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2.46万亿元,同比多增2170亿元,其中,1-2月份人民币贷款累计增加1.45万亿元,同比少增1150亿元,而3月份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01万亿元,同比多增3320亿元。从新增贷款结构看,增长比较突出的是企业及其他部门经营性贷款、小微企业贷款、农村贷款和中部地区贷款。一季度,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企业及其他部门经营性贷款增加8514 亿元,同比多增2777 亿元;农村贷款本外币增加7183 亿元,同比多增198 亿元。3月末,小微企业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0.5%,比同期大、中型企业贷款分别高8.6 个和6 个百分点,比全部企业贷款高5.3 个百分点。3 月末,东、中、西部地区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13.5%、17%和18.7%。与上年末比,中部地区贷款增速提高0.5 个百分点,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贷款增速略有下降。

与此同时,居民贷款、企业投资贷款和房地产贷款增长在趋缓。一季度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住户贷款增加4994 亿元,同比少增2561 亿元;其中,住户消费性贷款增加2408 亿元,同比少增1684 亿元;住户经营性贷款增加2586 亿元,同比少增877 亿元。一季度,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企业及其他部门固定资产贷款增加6496 亿元,同比少增2091 亿元。一季度房地产贷款增加2427 亿元,同比少增2812 亿元。

总体来看,信贷供给在总量上适度宽松,在结构上定向宽松。如果全年各季度贷款投放比例基本符合3:3:2:2的分布,则全年贷款投放规模达到8万亿元不成问题。

2、实体经济有效贷款需求趋弱

虽然从供给方看,信贷有所宽松,但从需求方看,实体经济有效贷款需求有所趋弱。从信贷需求来看,目前已出现一些预示有效贷款需求下降的信号。

一是央行储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011年一季度贷款总体需求指数为79.6%,低于上季和上年同期0.3和5.6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和非制造业贷款需求为72.9%和66.1%,分别较上季下降0.4和1个百分点。

二是企业短期贷款增长较多,中长期贷款则少增较多。一季度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人民币短期贷款增加1.05万亿元,同比多增3247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414亿元,同比少增7416亿元。企业短期贷款主要用于满足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的流动资金需求。企业短期贷款增长较多可能是由于企业扩大生产经营,对短期贷款的主动需求上升,但也可能是由于企业库存增加挤占了企业部分流动性资金,因而对短期贷款的被动需求增加。而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势不佳说明企业投资预期不佳,投资行为较为谨慎,投资意愿不强。从一季度企业本外币固定资产贷款同比少增较多,也可侧面印证企业投资需求趋弱的结论。

三是居民贷款增势趋弱,无论是住户部门本外币短期贷款还是中长期贷款,无论是经营性贷款还是消费性贷款,均出现同比少增。住户部门贷款增长低迷说明居民的消费和投资需求增长较为疲弱。

四是票据融资增加较多。一季度票据融资增加2575亿元,同比多增5869亿元。票据贴现利率不断走低是票据融资的加快增长的重要原因。此外,一般来说,票据融资如果增长较快,说明企业的信贷需求不足,银行需要通过票据融资冲规模。而如果信贷需求较为旺盛,银行则会相应压缩票据融资的规模。

五是票据利率与民间借贷利率均有所下行。票据利率与民间借贷利率均是完全市场化的利率,其波动真实反映了资金市场供求的相对变化。年初以来,票据利率持续下行,4月27日6个月票据转帖利率为4.15%,比上年末下降2.15个百分点,其中,珠三角直贴利率为4.8%,长三角直贴利率为4.5%,分别比上年末下降3.2和3.5个百分点。据监测,目前民间借贷无论是量还是价格都有所回落。

有效贷款需求是指贷款“有市场、有效益、不挪用”,能够“放得出、收得回”的那部分贷款需求。在政府“有保有压”的结构性调控下,虽然房地产、“两高一资”行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领域信贷需求仍较为旺盛,但由于其不符合政策调控要求,其信贷需求难以形成有效需求。与此同时,制造业普遍面临“去库存化”和“去产能化”的要求,工业企业利润下降,企业盈利预期更受影响,贷款需求相应趋弱。

3、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需进一步加大

在通胀风险减弱,经济下行风险上升的背景下,应保持社会流动性总量微松,进一步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首先要根据外汇占款增长变化,适时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外汇占款投放一直是近年来我国基础货币和流动性投放的主要来源,近期其增长势头已经发生改变,未来将继续低增长甚至出现负增长。在此情况下,继续保持过高的存款准备金率将导致货币乘数过低,不利于货币信贷投放的增长。因此应通过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来保证社会流动性总量微松,同时释放宽松信号,打消市场主体的紧缩预期。

其次,当前PPI的持续下降相应抬升贷款实际利率是实体经济有效贷款需求趋弱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考虑下调贷款基准利率或适当放宽贷款利率下浮的幅度限制,以缓解企业过高的资金成本,改善企业的盈利预期。目前CPI回落的基础并不稳固,为稳定居民通胀预期,存款基准利率应保持现有水平,不宜同步下调。通过以上不对称降息可以同时满足“稳通胀”和“稳增长”的要求,有利于解决实体经济融资贵问题,有利于调整目前工业企业利润下降和银行业高盈利的不合理局面。

最后,金融政策应进一步落实“有扶有控”,更加注重差别对待。应通过差别对待,引导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大对“三农”、战略性新兴产业、环保、小微企业、民生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给予优惠利率。对房地产贷款、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也要执行好差别化政策,充分满足首次购房家庭的贷款需求,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和中小型住宅建设的支持力度,保证政府在建项目和重点项目建设的资金需求。与此同时,要继续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避免资金脱实向虚。(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 李若愚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