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年来,青藏高原暖湿化显著,年平均气温增速超过同期全球的两倍,气象衍生灾害增多。”全国政协委员、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刘雅鸣说。
被誉为“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其也成最为敏感的地带之一。刘雅鸣长期关注气候变化问题,今年,她和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宇如聪联名提案,共同呼吁:要准确把握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的影响,提升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与气候变化适应能力。
昔日的拉萨,即使夏天,也要身穿厚衣,如今则是汗衫短裤;过去湖泊大量萎缩,现在则“大肆”扩张以至淹没草场……
刘雅鸣表示,随着全球变暖,原本高处不胜寒的青藏高原,生态气候却日益脆弱,极端高温和降水事件频繁发生。与此同时,冰川退缩、冻土消融,气象灾害及衍生灾害也随之增多,对当地及下游的基础设施和居民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有专家分析,青藏高原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更易受全球气候变暖因素的影响,而其作为全球中纬度地区海拔最高的地域,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明显。
“根据预测,未来青藏高原仍将保持增暖趋势,气候与生态环境灾害复合风险加大,而应对能力却令人担忧。”刘雅鸣说,目前我国对青藏高原多圈层综合观测不足、气候变化机理研究不够、对灾害风险预估的科技水平仍有待提升。
刘雅鸣呼吁,要进一步加强青藏高原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加强高原生态环境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估,保障青藏高原核心地及周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来讲,她建议,应加强青藏高原自动化观测和冰冻圈观测站建设,全面开展全球变暖对青藏高原生态脆弱地区影响的监测工程建设;建立暴雪、冰崩等多灾种早期预警机制,加强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预警服务。“如进一步优化青藏高原生态气候综合观测站网布局,完善高原关键生态脆弱区和高风险地区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刘雅鸣说。
青藏高原冰川众多,冻土分布广泛。刘雅鸣认为,要加强气候变化及极端灾害对农牧业、水资源、高寒生态系统、人群健康的影响和风险评估,以及冰川跃动、冰崩、冰湖溃决等多灾种综合风险和气候环境承载力评估,强化重大基础设施如川藏铁路、公路、水电站的气候可行性论证。
“要以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为契机,深化青藏高原敏感区气候变化机理研究与科学评估。”刘雅鸣强调,建立青藏高原应对气候变化大数据分析服务平台,通过多学科交叉和综合集成研究,提高对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多尺度时空规律及物理机制的科学认识水平,制定青藏高原中长期发展与保护规划等。(记者 付丽丽)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86-88828000 京ICP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341号 京网文[2011]0252-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