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3月5日电 (丁亦鑫)2020年,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期间,中国提出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这一承诺让“碳达峰”“碳中和”成为了热词。那么,如何监测各地区碳排放情况?怎样才算实现碳中和?谁来当“裁判”?近日,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卫星气象研究所所长张兴赢在接受人民网强国论坛记者专访时表示,建立完善的碳排放科学监测和评估体系,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支撑。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卫星气象研究所所长张兴赢接受人民网强国论坛记者专访。人民网 魏青成摄
当前我国碳排放监测体系什么样?
碳排放对气候的影响已成为共识,碳中和“路线图”正在各地铺设开来。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在全国34个省(区、市)中,超过半数省份在“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提出要制定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规划,其中至少6个省份提出要率先、提前实现碳达峰。
尽管多省市确定了降碳路线,但如何获取准确的碳排放数据仍在探索之中。
“想要知道空气中有多少二氧化碳,就要设立地面观测站。”张兴赢介绍说,世界气象组织协调建立了31个全球大气本底站,其中中国设有一个(青海瓦里关),此外,全球还有400多个区域本底站,其中三个在中国(分别位于北京上甸子、浙江临安和黑龙江龙凤山),由此形成的“1+3”站网,按照世界气象组织统一科学观测规范纳入全球观测业务体系,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提供重要的科学数据支撑。
张兴赢指出,基于传统的碳排放计算方法,未来在推进降碳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过去是自下而上的计算方式,由每个省每年根据统计数据计算一次碳排放量,但未来推进降碳进程中,肯定需要考虑到某一个市、某一个县,甚至具体到一个工厂,而且希望能够动态及时监测碳排放量,这在原来的核算方法中是无法实现的。”
同时,他还表示,当前我国尚未形成完善的碳排放监测网络体系,现有的体系很难支撑我们获得时间连续、空间覆盖合理的科学数据。因为传统的计算方式是基于统计数据的计算,时间上不容易做到动态更新,空间上也无法做到区域的细分。而基于二氧化碳观测数据的“自上而下”的计算方法,则可以实现实时动态监测,获取各个细分区域的碳排放情况。
建立天地一体化的碳排放监测网络
实现碳中和,无论是控制碳排放,还是推动碳排放尽早达到峰值,都离不开对数据的监测和评估。张兴赢指出,科学监测和准确评估国内各省(区)市县和各行业的碳排放的结果,是推进碳中和的重要支撑。
具体由谁来评估、谁来做“裁判”? 张兴赢建议,应统筹我国各部门现有的地面温室气体试验观测站,加大投入,根据碳排放需求来科学布设观测站网,形成天地一体化、业务化和长期高精度的温室气体科学监测网络。
“不是说站点越多越好,需要根据地理、气象、工业、经济等因素做科学的布局。”张兴赢认为,这样既经济节约,又满足科技支撑需求,从而为“十四五”期间碳排放监测评估提供科学的数据。
“有了这些数据,就有了抓手,就知道我们需要向哪方面努力。和做菜一样,只有这些油盐酱醋还是不够的,还需要一个'烹饪'的系统。”张兴赢解释道,这个系统就是“碳同化模型”,是把观测得到的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数据通过复杂的数学模型耦合到计算机的模拟计算中,就可以计算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排放或者吸收了多少碳,这个科学计算的结果可以为碳中和提供有效的评估工作和科技支撑。
张兴赢建议,加大投入开展自上而下的“碳同化”业务运行系统研究和建设,支撑全国碳排放计算结果的测量、报告、核查,开展碳中和有效性及潜力的评估工作,特别是评估碳中和各种计划、行动和措施取得的效果,将为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86-88828000 京ICP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341号 京网文[2011]0252-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