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工业更“绿色”

发布时间: 2016-06-21 09:44:51  |  来源: 人民日报  |  作者: 何聪 王锦涛  |  责任编辑: 王虔
关键词: 绿色,绿色矿山,绿色招商,走进青海,电子铜

构建绿色发展体系,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青海的水能、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优势明显,为绿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绿色能源供给。

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的塔拉滩,有目前全球最大的水光互补项目。大型太阳能光伏电站是龙羊峡水电站的“编外机组”,在320兆瓦的太阳能电池板下面,形成了一个9.6平方公里的绿色牧场。这一绿色产业“水光互补”实现太阳能的稳定调峰,“牧光互补”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青海的锂资源储量居全国首位,是名副其实的锂资源大省。近年来,青海利用自身优势打造千亿元锂电产业,引资引智,大力扶持这一新兴战略性产业。经过几年发展,青海已形成一条从盐湖提锂,到锂电池正极和负极材料,再到储能及动力电池的锂电产业链,青海也成为了生产电动汽车的心脏——动力电池的重要产地之一。“作为生态大省的青海追求绿色发展,这和我们打造绿色产业的梦想不谋而合。”青海泰丰先行锂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力说,锂电是一种绿色动力,电动汽车是一种绿色出行方式,“下一步,我们还将探索锂电池的回收再利用,不断壮大青海的绿色产值。”

近年来,“一带一路”战略把青海推向了内陆开放的前沿。日益完善的青海铁路路网建设和航空口岸的开通,拉近了青海与外界的距离,实现青海旅游业升级。花海门源,祁连雪景。良好的自然禀赋,游客可在同一季节看到冰川、森林、花海、雪山、草原、戈壁等不同景观。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持续深入,使得青海生态旅游的吸引力日渐增强。

作为国家首批循环经济产业试点园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以氯的平衡为重点,已形成了盐湖资源综合利用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从单纯生产钾肥,转向综合利用,开发金属镁等精深加工产品,其效益有望增加8至10倍。

格尔木“晒”出了一座“光伏城”,用阳光作原料,调水、借风,绿色能源“滚滚”而来,近4年产生的清洁电能相当于节约标准煤9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05万吨。

据不完全统计,如今,青海循环经济和新兴产业投资占工业投资的七成多,高新技术产业、轻工业和装备工业均可实现30%以上的增长率,过去长期倚重的资源类行业占比下降4个百分点。

阿尼玛卿雪山南麓的赛什塘铜矿是第三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也是青海乃至全国铜资源较为丰富的矿区。这个厂区,从采矿、选矿,通过粗选、扫选、精选,再经过两次脱水,生产出含铜量达20%的铜金矿粉,每一步都离不开生态环保,其工业用水更是全部实现了内部循环。

这是制度的约束,也是企业的自觉。如今,在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构建绿色发展体系已成为青海全省上下的共识。

   上一页   1   2   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