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鸣:如何看待区域落差 培育经济带的新增长级

发布时间: 2016-01-17 15:43:34  |  来源: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刘会  |  责任编辑: 刘会
关键词: 王一鸣 协调区域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结果公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发表演讲 王东海摄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记者刘会)1月16日,“国研智库论坛•新年论坛2016”在京召开,主题为“新发展理念指导下的中国”,论坛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指导、中国发展出版社主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出席论坛,并发表题为“协调区域发展”的演讲。

王一鸣在演讲中表示,因中国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等多重原因,造成区域自然资源分布不均、经济密度差距大。过去,人们认为,这种不均和差距,不仅让部分区域的发展受到限制,而且长此以往,也会逐渐拉大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那么,如何看待这种差距就成为我国协调区域发展首要思考的问题。

王一鸣认为,正是因为这种区域发展落差,让目前中国高速的经济增长趋于平缓,过渡到中高速期,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创造了永久性动力。本世纪初,中国经济发展整体呈现出东快西慢、沿海强内陆弱的格局。近些年来,东部沿海地区因资源、市场的饱和增速逐步放慢,而内陆地区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带动下,区域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有所增长。

同时,王一鸣在演讲中分析了协调发展理念下的中国区域发展格局。他认为,对于区域协调发展来说,“结果公平”是需要不断努力实现的远期目标,当前更重要的是创造“机会公平”的环境,调动各个地区发挥其聪明才智,创造符合本地区特点的发展模式,在此过程中向结果公平趋近。

为此,王一鸣就如何协调区域发展和实现“结果公平”的远期目标提出三点指导性意见:

第一,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因市场化的改革,中国劳动力、资本、技术的流动规模发生巨大的变化,远远超过上世纪末。但流动中的障碍,如农业转移人口不能落户、基本公共服务不能普及等问题,仍制约着自由要素的合理流动。因此,中国需要加快建立统一性的全国市场,清理阻碍要素流动的障碍,实现自由要素跨区域的合理流动,劳动力等资源跨区域分享。

第二,政府要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和政策扶持力度,做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因各个区域公共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性,导致局部地区优质资源过度集中,比如,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教育、医疗等资源密集,导致人均资源占有率下降,公共基本服务负担过重。因此,政府应积极支持老少边穷地区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主题功能区制度,做到不同区域的人群均可享有相对平等的资源,缓解局部区域压力的同时,也能拉动协调其他边缘区域的发展。

第三,培育若干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增长带。科技的日星月异让影响内陆发展的传统自然资源等不利因素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内陆地区可凭借特色产业区域,形成中国经济带的新增长极。比如,作为“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战略交汇点内陆城市重庆,凭借当地良好的产业基础与完善的配套资源,目前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汽车产业基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