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每年产生废弃手机约2亿部 回收率不到1%

发布时间: 2015-09-30 10:32:07  |  来源: 工人日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 王振红
关键词: 手机回收 逆向物流 魅族 手机专卖店 手机用户 手机生产商 手机使用者 回收率

  北京一个废旧手机收购网点。

宋吉河/中新社

“从高中时使用的第一部手机到现在,我淘汰闲置的手机已有近10部了。”最近,面对从家里整理出的一抽屉旧手机,北京的王先生连称没想到。

王先生的感叹不是个案,据某互联网公司去年发布的《旧手机回收价值调研报告》显示,到2014年,国内的手机用户中,约50%换机时间为18个月,20%的用户1年之内必须换手机,换机时间在两年以上的用户比例已降至30%。而根据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统计,截至今年2月底,我国移动电话总数达到12.9亿户。考虑到部分用户“双机双待”甚至“多机多待”,因此目前使用中的手机数量将远大于上述数字。

手机用户多,换机速度快,大量废旧手机的出现成为了必然。来自工业与信息化部的数据显示,现在中国每年产生的废弃手机大约有2亿部。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废旧手机的回收率却不到1%。我国的手机回收有什么渠道?在回收中有哪些问题?最近,记者进行了走访。

中国式手机“逆流”

一部手机,从原材料状态到到达用户手中,会经历物流的全过程。与之相对,手机的回收则是一种逆向物流,即离开用户回到生产者手中甚至再次被分解成原材料。许多发达国家规定,手机生产者要对包括废弃处理在内的手机全生命周期负责,因此手机的“逆流”已形成了明确的制度,主要包括生产商回收、委托运营商回收和第三方回收三种形式。但目前在我国,由于没有类似的规定,手机回收更多是个人和创业公司的行为,这就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式手机逆向物流”。

多年以来,个体商贩都是手机回收的主力军。9月22日下午,记者走访了中关村的三个电子商城。在各个商城的店铺中并没有类似“手机回收”的标识,但只要跟揽客的商贩提到想出售二手手机,他们均会表示自己就可以回收。在这里,手机回收是一种“公开的地下生意”;记者一旦表明身份想进行采访,所有商贩都立即对此避而不谈。

相比于“个体户”,网络回收平台是近年来新兴的手机回收渠道。登陆回收网站,根据提示选定手机各方面的情况,系统会自动生成估价,随后用户可以根据情况选择上门回收、邮寄回收或是直接将废旧手机送到平台线下实体店进行回收。某回收平台在北京的门店负责人赵立业告诉记者,到今年9月为止,公司在北京已有12家门店,一间店一个月最多能回收到近700台手机。

今年二季度,我国智能手机的销量首次出现了下滑,随着国内新手机销售市场的逐渐饱和,各手机生产商也开始关注回收市场。今年,苹果、三星、魅族、华为以及360都相继推出了手机回收计划,但目前看来,手机回收还未能成为上述公司的业务重点。而在通信运营商方面,记者分别致电了北京的移动客服和天津的联通客服,工作人员均表示目前公司还没有开展废旧手机回收业务。

“逆流”环节处处受阻

与正向物流一样,逆向物流也需要每个环节畅通才能顺利完成。记者在采访时发现,目前我国手机的“逆流”在多个环节上都有不小的阻碍。

“手机淘汰了就放着,或者给我爸妈用,以前都没想过送去回收。”9月24日中午,记者在一家快餐店见到了通过网络平台预约上门回收的王先生。在询问过身边的同事、朋友后,记者发现王先生的做法很具代表性,“转给家里老人用”和“放在家里”是目前大多数人对旧手机的处理方法。赵立业告诉记者,很多客户是在逛街时看到了门店的宣传,才知道手机可以被回收。手机使用者没有回收的意识,这在源头上就制约了手机回收的发展。

当废旧手机突破层层阻碍终于“逆流”到回收方手中时,又将在拆解环节遇到问题。某网上回收平台市场部副总裁谢尹晟告诉记者,目前我国环保拆解行业在技术方面已经有很好的发展,但高成本导致手机拆解难以形成气候。谢尹晟举了一个例子:以5元的价格回收一部手机,拆解后提炼出的稀有金属大概只值2元,而且拆解本身还有不低的成本,“没有利益驱动,自然没人愿意做”。

1   2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