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态文化引导行为习惯

发布时间: 2015-08-31 10:08:28  |  来源: 中国环境报  |  作者: 陈钺  |  责任编辑: 王虔
关键词: 生态文化 传统工业文明 行为习惯 环境损害 大自然 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 基因

◆陈钺

尽管国家和地方政府已通过法律法规建立了具有约束性的环保规范,但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缺乏现场监管的情况下,破坏环境的行为仍然存在。其中,因市场主体盲目趋利导致的环境损害行为,需要采取法律、经济等多重强制性监管和惩戒措施来约束。而要扭转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习惯性、从众性的不良环境行为,最佳方式应该是文化熏陶和浸润。换言之,可以通过生态文化引导,促进人们环保行为习惯和能力的养成。

生态文化创新将引发思维和行为方式的深刻变革。

文化是文明的基础。时代文化的传承、扬弃、创新和演进,驱动了由自然文明向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升华,推动了人类社会文明的持续进步。

笔者认为,生态文化的内涵在于追求人与自然相适应的状态,而生态文明所展现的正是人们对生态文化的普遍认同和践行。文化所涵盖的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知识技术,也包括价值观、制度规范、行为与习惯,以及宗教等多重体系和内容。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更新,必然会通过行为呈现出来。当代中国正在经历由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演进,伴随着生态文化在更多人心中扎根,它将在更深层次带来人们世界观、思维和行为方式上的转变。

达到环境保护最高境界需要生态文化自觉。

环境友好是生态文化的基因,也是生态文化建设的一个很好命题。它要求人类必须摒弃对大自然的肆意妄为,将生产、生活和消费等人类活动,控制在环境和资源承载力限度之内,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大自然,像爱护自己的孩子那样亲近大自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而广之到大自然,亲和友善、敬天惜地。

这种天人合一的人文生态关怀和追求,将推动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和行动。其深远影响是任何一项单纯的环境污染末端治理项目所无法比拟的。

全民参与是环境保护的最高境界,而其源动力正

是生态文化的选择和自觉。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将为地球家园创造出更美好的未来。

弘扬生态文化需要大处着眼、小处落墨。

根据2014年公布的《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受访者中认为政府和环保部门是“美丽中国”建设责任主体的占70.7%。在获取生态文明知识渠道中,课堂学习、讲座和培训等占22.5%,排名最末。

生态文化建设的具体途径,主要包括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等文化事业活动。环境教育既是生态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推广生态文化的一种有效途径。

可以通过建立环境友好型家庭、学校、社区和公益基地等平台,拓展社会传播渠道,以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生态文化渗透于日常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教育之中。通过身临其中的环境体验、知行合一的实践感悟,促进公众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良好环境行为习惯的养成,引导和鼓励从幼小、从自身、从小事、从现在做起,共同携手与环境保护同行。

尽管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也许永远也达不到尽善尽美的程度,但是只要我们共同努力,让生态文化的光辉不仅照耀到人类自身,也照耀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则必然会积善成德。

作者单位:辽宁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