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山水蓝图建生态家园

发布时间: 2015-08-11 09:18:23  |  来源: 光明日报  |  作者: 严红枫 陈晨  |  责任编辑: 王虔
关键词: 浙江省委 山水风景画 石灰岩资源 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家园

“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碧水一条琴”。盛夏时节的浙江,炎炎暑气挡不住山水氤氲出的丝丝凉意。午时,竹海掩映下的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47岁的胡加兴正在自家经营的“胡氏山庄”忙着给游客上菜。除了这个农家乐,胡加兴还是余村荷花山景区漂流项目的老板,“这几年,来余村的游客越来越多。漂流项目的门票加上农家乐的收入,我一年能挣到300万元左右。”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就是在余村老村委会二楼的会议室,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10年过去了,这一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在浙江生根发芽,与美丽乡村的青山碧水交相辉映,展现出勃勃生机。

乡村蜕变,关停矿山护绿水青山

湖州,环太湖地区唯一因湖得名的城市。然而,这片江南清丽地也曾有过蒙尘的记忆。20世纪八九十年代,山里优质的石灰岩资源,让余村成为安吉县规模最大的石灰石开采区。

开矿建厂让村里富了,但环境也被破坏了。粉尘蔽日成为常事,村民们不敢开窗,洗净的衣服晾出去成了泥衣,果树不结果,甚至连生命力顽强的山笋也逐年减产。2000年,作为电影《卧虎藏龙》的拍摄地,竹乡安吉一举成名,纷至沓来的游客让这里的人们意识到绿水青山的价值。2005年,临近拍摄地“大竹海”的余村毅然关停了给村集体带来巨大效益的3个石灰矿。

“不要迷恋过去的发展方式,下决心关停矿山是高明之举。”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到余村考察时对村里关闭矿山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

转型发展,多项红利惠城乡居民

正赶上暑期的周末,金华市浦江县县城西南角的翠湖游人如织。在这个人工湖里,前来游泳的大人和孩子们恣意享受着湖水带来的清凉。岸边的电子屏幕上,湖水的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等指标一一列出。“翠湖以前很脏,垃圾遍地、污水横流,我们都叫它‘牛奶湖’,没人愿意靠近。现在整治好了,我平时常来这里散步。”家住附近的居民王晓言告诉记者。

“牛奶湖”从何而来?浦江一贯的支柱产业是水晶产业,在产业发展高峰时期,全县共有两万多家水晶作坊。在粗放的水晶加工过程中,含有大量玻璃粉末的废水被排入河里,形成奶白色“牛奶河”。

2013年,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在浦阳江畔打响了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五水共治”的第一枪。此后,浦江铁腕治水,关停了1.8万多家水晶加工户,对剩下的1300多家水晶加工企业进行集中治污、集聚发展。水质好了,居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产业集聚,企业的生产方式也得到了升级。

美丽乡村建设的2.0版,不仅涉及农村整体环境的改善,更涉及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综合变革。

“城里的公交车通到村里了,污水处理池和县城的运维中心连接,已经基本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德清县武康镇五四村党支部书记孙国文告诉记者。这座位于莫干山麓的小村庄,依托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生态红利释放出更多经济红利。

十年接力,一张蓝图绘“两山”样本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如今能在浙江各地悠然地欣赏这样的山水风景画,得益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之路十年的接力、探索和实践。10多年来,浙江省将这样一张蓝图绘到底,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

——2003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如今,全省已形成美丽乡村精品村312个,创建整乡整镇“美丽乡村”镇74个;

——2005年,浙江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若干意见》,2006年至2014年,省财政累计安排财力转移支付资金104亿元。累计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金额达29.4亿元,占全国总额的三分之二;

——2012年以来,浙江省委、省政府先后打出“五水共治”“四边三化”(在公路边、铁路边、河边、山边等区域开展洁化、绿化、美化行动)等系列组合拳,目前已累计完成黑臭河治理5042公里,创建合格规范饮用水源保护区642个;

——坚持环保倒逼转型,目前,全省部署开展了自定行业整治,共关闭企业24213家,整治提升8266家。

2014年,浙江省全年生产总值突破4万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连续29年位居全国各省区第一。美丽乡村带动浙江省乡村旅游快速发展,截至2014年底,浙江省旅游村数达856个,经营农户1.45万户,接待游客1.75亿人次,营业收入达175.3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1%和27.6%。

(本报记者 严红枫 陈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