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暴雨 忽暴晒 “台风季”带来“天气病”

发布时间: 2015-07-07 11:12:49  |  来源: 南方日报  |  作者: 王彪  |  责任编辑: 方青
关键词: 高烧 蒸笼 暴晒 暴雨 弛张热 稽留热 超高热 波状热 巽寮湾

原标题:忽暴雨 忽暴晒 “台风季”带来“天气病”

  图表:贺婧宜

7月6日11时,今年第10号台风“莲花”(强热带风暴级)中心位于惠州市东南方约680公里的海面上,预计将以10公里左右的时速向偏北方向移动。受其影响,惠州将在接下来几天迎来雷阵雨,局部雨势较大。昨日下午开始,一则有关台风的天气预报在网上传开。

先是连绵半个月的雨水天气,然后是持续高温,市民正为周末降水带来的凉爽高兴,伴随着“台风季”的来临,暴雨和暴晒以交替出现的形式占据惠州夏季天气的主旋律。在这种天气之下,哪些疾病容易发病,市民又该如何应对?记者为此走访了市区几家医院。

A、春夏过敏季 上山下水需留心

李庆祥是市中心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此前曾在该院的变态反应室工作,后来该科室重新合并到皮肤科。在他看来,炎炎夏季,市民的户外运动增多,有不少健康方面的风险随之而来,不同程度的过敏就是其中之一。

过敏,也叫超敏、变态反应,可以通俗理解为免疫系统与并无显著危害的外界事物的一场误会,属于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李庆祥介绍说,粉尘、螨虫、花草、树木等等都可能引发特定人群的过敏反应,大多数过敏反应比较轻,较为严重的一般以药物的过敏反应较为常见。一个月来,该科接诊了不少此类病例,重症的出现全身潮红、起水泡、皮肤糜烂的情况,严重的对内脏也会造成一定损坏,经过抗过敏治疗,绝大多数可以出院或者有明显好转。

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夏季最容易接触过敏原的有两种:饮食和户外。“海鲜、牛羊肉、芒果、荔枝等,属于食物中比较多见的过敏原,尤其要注意的是芒果,不仅食用可能导致过敏,在户外攀爬芒果树,也可能因为其分泌的液体而引发过敏。”李庆祥提醒说,上山可能遇到各种花草与蚊虫,下水可能遇到海蜇,对于有过敏史的市民来说,尤其应该注意防范。

此外,想去巽寮湾晒日光浴的市民要注意了,部分人群对紫外线过敏,在太阳下暴晒,可能导致日光性皮炎。“就连最常见的晒伤,其实也是一种变态反应,其症状多为红肿、起泡,由于较为轻微,不太受重视,但需一段时间才能恢复正常。”李庆祥说。

对于皮肤来说,不仅受不了暴晒,湿热天气同样受不了。湿疹发病虽然是不分季节的,但天气骤变将增加诱发的几率,而夏季皮炎作为季节性疾病,更是和天气脱不了关系。对于多种皮肤病表现的丘疹,李庆祥表示,轻微的可以使用皮炎平等消炎药物,但如果反复发作就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对于出现过敏症状的市民来说,最首要的是确定导致自己过敏的物质,而这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还无法得到保证。李庆祥告诉记者,以市中心医院为例,市民可以前去进行过敏原检测,简单的抽血化验便可以做到,第二天便能拿到结果,但由于过敏原种类庞大,目前该院的检测也只能涵盖二十大类,大概有四五成的过敏患者,无法得到准确的过敏原结果。

B、开关车门5次可降温 汽车“蒸笼”有害

在车位紧张的今天,开车一族常常会遇到停车难的尴尬,无奈之下只好选择在烈日下暴晒。没过多久,车内就闷热无比,犹如“蒸笼”,刚一进去便汗如雨下,浑身不适。有的人选择开窗通风,或立即开空调散热,但也不能及时解除“蒸笼”状态。

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医生许燕如表示,由于温室效应,车内温度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升高,当周围环境温度上升至35℃以上,封闭轿车内部的温度可能会在短时间内达到令人窒息的65℃。在这种温度差下,人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胸闷、心悸、眼花、恶心、呕吐等症状,最常见的病症是中暑,或称“热射病”:人在短时间内大量出汗,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引发神经器官受损。此外,还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这是因为人在出汗过程中,身体的盐分随汗液流失,血液浓缩,血色素及红细胞增加,血液黏性增高,心脏血管负担加重,从而引起血压下降,为了维持正常血压就会加重心脏的负担。

对于车内的“蒸笼”状态,开窗通风似乎于事无补。许燕如介绍说,上车的第一个动作应该是打开车窗,启动空调的外循环,排出热气,再开空调。温度不能太低,如温差太大,人体的内分泌系统调节不好,也容易生病。

除了开空调,还有其他能降低车内温度的方法吗?记者在网上搜索到一则关于迅速降低车内温度的视频。视频显示,日本一名研究空气力学的教授发现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能迅速使车内温度降低,其具体的做法是:先把副驾驶的窗户摇下,将外面的冷空气吸入车内,然后把主驾驶的车门拉开闭合5次,将车内的热空气释放出去。

C、高烧抽搐 应物理降温后再送医

焦急的家长抱着身体抽搐的患儿直奔急诊室,护士双手接过,抱着患儿跑进急救诊室,做检测、打点滴——这是入夏以来,市区各大医院经常可以看到的画面。

高温之下,各大医院急诊科和发热门诊的病人数量也随之增加,医疗资源受到持续的压力。7月1日凌晨,发生在市中心医院的病人家属殴打医生的事件,就是这种压力的极端体现:由于患儿高烧在家出现抽搐,到医院后被告知由于病床紧张,只能先安排在急诊科留观室做观察治疗,引起患儿家人不满,甚至拳击医生造成轻微伤害。

这起冲突,在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叶自力看来,原本是可以避免的。

“持续的高烧对身体会造成严重的损害,孩子的高烧尤其要注意,体温达到39℃以上时,最好的办法不一定是立刻送医。”叶自力表示,孩子的身体较弱,高烧到39℃以上,可能发生抽搐。此时如果不立刻处理,可能引发脑水肿、癫痫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患儿今后的正常生活。他建议,家中小孩出现高烧抽搐时,家长应该立刻进行冰敷,具体做法是用布料裹住内装冰块的塑料袋,敷在患儿的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动脉流经的部位,以尽快降低体温,然后再尽快送医。

持续高烧,不仅对孩子有伤害,对成人同样可能造成并发症。叶自力表示,该急诊室近期就接诊了数名持续高烧的患者,都出现肺部感染的症状。他建议,超过2天的持续高烧,就要注意检查肺部,防止引发肺炎。

比高烧更为常见的中暑,相对损害较小。就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接诊的情况看,今年接诊的患者一般以先兆中暑和轻度中暑为主,前些年还有一些重度中暑,乃至引发心血管系统改变、血压下降,甚至导致死亡的,但目前已经很罕见。“7—9月,高温湿热,在这段时间,有很多单位、公司组织拓展培训,学校也要组织军训,中暑的病例一直都很多。”叶自力还表示,在暴晒与暴雨之间,气温、湿度等变化幅度很大,很容易造成病毒感染,近期发烧的病人显著增多,其中三分之一属于流感。此外,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的市民来说,高温条件下,血管扩张、汗液蒸发、血液浓缩,更容易造成血管堵塞,需尤为注意。

D、高温天气发热 可用温水擦浴

持续高温天气,市第三人民医院的输液门诊往往被前来就诊的患者围得水泄不通,其中发热患者占了“主力”。

人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热呢?正常人体温因受大脑皮层及下部体温中枢的控制,通过神经、体液因素调节产热与散热过程而保持相对恒定。在某种情况下,体温中枢兴奋或功能紊乱或产热过多、散热过少,致使体温高出正常范围,即为发热。人体正常体温一般为36℃—37℃,体温升高不超过38℃为低热;38℃—39℃为中度热;39℃—40℃为高热;超过41℃为超高热。

发热本身又分为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波状热、回归热、不规则热等六种热型。针对发热,应注意休息,清淡饮食,也要补充足够水分和能量,预防脱水和水电解质紊乱,并保证充足易消化的营养食物。物理降温方面,除了用冰袋冷敷之外,还可以用30℃—39℃的温水擦四肢。此外,病因不明前,不应轻率用退热药和抗生素,以免延误了病情。

●南方日报记者 王彪 通讯员 张娜妹 郑海燕 刘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