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发布

发布时间: 2015-04-16 16:26:11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北京市环保局  |  责任编辑: 方青
关键词: 环境违法 公报 空气吸收剂量率 汽油车双怠速污染物 环境保护局 环境教育 环境大气 高锰酸盐指数 二氧化硫 公众环境意识

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今天,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发布了《2014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对2014年首都环境状况进行了总结和回顾。《公报》显示,2014年,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总量比上年分别下降9.35%、9.24%、5.40%和3.82%,提前超额完成“十二五”时期污染减排任务。大气、地表水和声环境质量稳中向好,辐射环境质量保持正常,生态环境状况略有改善,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一、污染减排力度加大,规划任务超额完成

根据环境保护部核定的最终结果,北京市2014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的排放量同比分别削减了9.35%、9.24%、5.40%和3.82%,其中大气污染物的减排幅度为近年来最大。四项污染物的累计削减幅度均超过国家下达的“十二五”总量削减目标,两项大气污染物削减幅度超过目标11个百分点以上,两项水污染物削减幅度分别超过目标7个百分点和3.7个百分点,四年累计完成进度位居全国前列。这一结果也反映了北京市抓住污染主因,下大力气减少污染排放的决心和成效。

二、环境质量稳中向好,改善目标任重道远

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从长期变化看,污染物浓度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二氧化硫年均浓度降幅最大,同比下降18%,创历史新低;二氧化氮年均浓度近年处于平台期;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呈波动下降趋势。PM2.5年均浓度同比下降4%。

2014年,空气中的二氧化硫(SO2)的年均浓度为21.8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CO)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浓度3.2毫克/立方米,均达到了国家新的空气质量标准;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的年均浓度分别为56.7、115.8和85.9微克/立方米,臭氧(O3)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第90百分位浓度197.2微克/立方米,都超过国家新的空气质量标准,其中PM2.5超标幅度最大,超过标准限值1.45倍。

从北京市设置的多功能监测点位监测结果看,位于昌平定陵的城市清洁对照点PM2.5年均浓度为74.5微克/立方米,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3.3%;位于北部边界的京东北和京西北区域站PM2.5年平均浓度值为67.4微克/立方米,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2%;位于南部边界的京西南、京东南和京南区域站PM2.5年平均浓度值为112.7微克/立方米,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1%;交通环境PM2.5年均浓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4%,二氧化氮年均浓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4%。

从空间分布看,全市空气质量南北差异显著。位于北部、西北部的生态涵养发展区空气质量较好,城市东南至西南部地区空气质量相对较差。其中二氧化硫空间差异缩小,浓度最高的区县也在30微克/立方米以下。

地表水质保持稳定。2014年,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水质持续符合国家饮用水源水质标准,上游水体水质仍好于下游,水资源短缺和城市下游河道水污染严重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在全市人口增长、水资源总量短缺的情况下,城市下游不达标水体断面中化学需氧量、氨氮年均浓度值分别下降11.7%和4.0%。从三种水体类型看,水库水质较好,湖泊次之,河流水质相对较差。全市地表水体监测断面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年均浓度与上年相比分别上升2%、下降4%。

2014年全市声环境质量基本稳定,略有改善。辐射环境质量保持正常。2014年,环境大气中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环境水体中总α、总β的活度浓度和土壤中放射性核素含量,与往年相比均无明显变化,属正常环境水平;电磁辐射环境良好。

生态环境状况良好。依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 192-2006),2014年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I)为66.9,与上年略有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级别为良。从区域分布看,北部的怀柔、密云等区县生态环境质量最好。

1   2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