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步推进城市公交电动化 助力雾霾治理

发布时间: 2015-03-11 10:43:04  |  来源: 科技日报  |  作者: 张盖伦  |  责任编辑: 王虔
关键词: 电动化 电动公交车 城市公交车 公交企业 雾霾 公交系统

■代表委员访谈

本报记者 张盖伦

“建议从2015年开始,在城市公交车更新周期内,分期分批将新增和原有需更换的公交车全部换为纯电动公交车,到2022年底城市公交车实现全面电动化。”全国人大代表王志学去年关心的就是雾霾治理问题,今年,他又带着对环保的关切而来。在接受科技日报专访时,王志学从交通角度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分步推进城市公交全面电动化。

面对城市“雾霾之困”,改造公交车有无必要,靠不靠谱,难在哪里?

说起机动车,大家最先想到的是私家车。实际上,公交车也已成为城市能源消耗和空气污染的源头之一。

“据统计,2013年底,我国城市及县城拥有公共汽电车50.96万辆,每年消耗成品油1500万吨左右,占全国汽车成品油消耗的10%以上,其排放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和颗粒物在全国机动车排放总量中的占比均达到两位数以上。随着城镇化程度提高,城市公交车数量还将持续增长。”王志学说,如果按照年增长2%计算,到2022年城市公交将达到61万辆。

如果把这些燃油公交车全部替换成电动公交车,平均算下来,每年能够减少成品油消耗18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减少1068万吨。“如果按照美国碳捕捉和封存每吨120美元成本计算,每年能节省治理成本83亿元。”王志学说。

不仅如此,在我国短期内难以改变以煤电为主的能源结构的现实之下,城市公交电动化还有助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根据中国神华的研究,在利用煤炭清洁发电技术的条件下,“煤炭—电力—电动车”的方案较“煤炭—油品—燃油车”和“煤炭—天然气—燃气车”两条能源转化途径,在能效、综合成本、耗水、环保排放和安全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不过,纵然电动化有种种好处,若没有技术支撑,也难以落地。如果满大街都跑电动公交车,车辆供应跟不跟得上,技术够不够成熟?

王志学表示,这些问题不用太过担心。实际上,在国家多年支持下,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电动汽车产业技术体系。“简单来说,就是电动车,有;电池,有;成功案例,也有。”早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就有一批“零排放”电动公交车24小时不间断穿梭在奥运村、媒体村等区域,把“绿色理念”装上车轮。

近年来,科技部开展了“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据不完全统计,从2009年到2012年底,共推广新能源汽车2.7万辆,其中纯电动客车近2000辆。2014年我国纯电动客车产量达到12900余辆,比上一年增长了6.54倍。“这说明我国纯电动客车产业在技术和产能方面具备基础。而且,若是推进城市公交电动化,还能进一步加快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推动我国汽车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实现弯道超车。”王志学表示。

“不过城市公交电动化还面临着两方面问题,一是公交企业成本负担较大,二是运营和基础设施环节补贴不足。” 王志学说,从纯电动公交车示范运营的实际情况来看,即使政府有补贴,公交车企业仍普遍反映成本较高,难以承受,使用纯电动车的积极性有限。现行对电动车的补贴也主要集中在前期购置环节,缺乏运营和基础设施环节的补贴。比如电动车电池更换的钱谁来负担,就没有明确政策。电动车要想跑起来,还需要充换电设施,这部分投资也没有统一的扶持政策。

王志学建议,除了设置给公交的运营补贴外,可以多管齐下减轻公交企业负担。他看到,深圳、贵阳和重庆等地公交系统已经开展了公交“碳交易”的尝试,将碳减排所得收入用于补贴公交企业发展。“如果公交‘碳交易’机制在全国范围推广,纯电动公交车‘零排放’的优势将充分发挥,碳减排收益也能补贴公交企业。”

至于公交车上路的配套设施建设,也不一定非得政府来唱“独角戏”一力负担,可以鼓励商业模式创新,吸引多种主体投资。像深圳采用“车电分离”模式,天津采用“PPP”模式,青岛采用电网主导建设模式等,王志学认为这些实践中的有益经验都可以借鉴。

采访最后,王志学还强调了技术和科研。“提高纯电动公交车使用经济性的根本在于通过技术进步降低车辆价格、降低单位里程电耗、降低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价格。”他建议,进一步加大对纯电动公交车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加强对电池等关键部件环节的支持,提高技术性能、降低成本。特别是加强对双源无轨客车、双源双充、快充等纯电动公交车领域新的技术路线的研发和推广,提高现阶段纯电动公交车的运营效率。

(科技日报北京3月10日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