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禁烧要堵疏结合

发布时间: 2014-11-20 10:45:41  |  来源: 中国新闻网  |  作者: 佚名  |  责任编辑: 方青
关键词: 秸秆加工 秸秆还田 生物质能源 综合回收利用 红包

打破“年年禁烧年年烧”的局面,关键还是要让农民得实惠。这既要政府发力,亦需市场给力,特别是要出台相应的配套措施,多措并举提高秸秆产业化利用水平,让农户和企业都能享受到产业发展的“红包”

每到秋冬季节,雾霾天气和秸秆焚烧之间的关系总会引发社会关注。10月份,华北地区就经历了4次重污染天气过程,有专家分析,秸秆焚烧是重要的污染源。

环境形势严峻,秸秆禁烧工作也在层层加码。有的地方财政拨出专项经费,落实到村;有的部门全天候巡回检查,24小时专人值守,经济处罚和行政问责双管齐下;有的地方甚至还要求干部个人缴纳责任保证金,禁烧不力就会扣减。即便如此,不少地方焚烧秸秆的现象屡禁不止。秸秆禁烧,单靠“堵”显然不行。

靠“疏”就要加强秸秆综合回收利用。除了粉碎还田,秸秆可加工动物饲料,成为生物质能源原料,还可用来培育食用菌,甚至加工家具。应该说,秸秆回收利用的渠道不少,技术也较为成熟。近年来,国家为鼓励循环农业发展和秸秆综合利用,出台了不少税收优惠、补贴激励政策,今年中央财政还专门拿出7亿元对主产区的秸秆能源化利用企业给予补贴。但很多农民并没有得到实惠,所以仍不买账,一烧了之。

“禁令”下了一道又一道,但秸秆焚烧顽症始终未得到治理。仔细分析,秸秆回收利用无外乎两种,一是粉碎还田,二是收集加工。前者需要较高的农机覆盖率,农户也要承担额外成本支出;后者,则受限于秸秆密度小,占用空间大且易腐烂的特点,收集、运输和储存的难度大、成本高,农民没有积极性。虽然不同地方有不同情况,但秸秆禁烧难的症结,归根结底仍是农民从中得不到实惠。没有实惠就难有动力,将秸秆一烧了之,自然就成为成本最低的优先选择。

打破“年年禁烧年年烧”的局面,关键还是要让农民得实惠。这既要政府发力,亦需市场给力。

就政府而言,需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继续出台“接地气”的扶持政策,鼓励农户积极参与秸秆回收利用。比如,将秸秆还田、打捆、青贮等机具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并加大对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的补贴力度,降低农户成本;再如,除对生产企业给予支持外,在秸秆收储运、终端产品应用等薄弱环节,加强相应的政策措施,甚至直接将补贴交到农民手中。

政府发力是为了市场给力。一方面,要在政府的先期扶持下,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让秸秆加工企业有利可图,有能力让利于农民;另一方面,也要出台相应的配套措施,改变产业链条短、市场竞争力弱的现状,多措并举提高秸秆产业化利用水平,让农户和企业都能享受到产业发展的“红包”。

秸秆禁烧和回收利用,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必须联系起来看。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秸秆总量达8亿吨,除了还田,仍有大量需要回收利用。让秸秆成为农户手中的“真金”,而不是天上的“雾霾”,还有很多切实的工作要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