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粮兴牧增收环保的战略新举措

发布时间: 2014-09-26 16:51:51  |  来源: 中国科学报  |  作者: 李毓堂  |  责任编辑: 魏博
关键词: 饲用粮 菌体蛋白 战略举措 菌剂 蛋白质饲料

  ■李毓堂

这是使秸秆变废为宝的成果,它突破了以往秸秆饲料的种种禁限,对于国计民生的意义非常重大。如果把全国上十亿吨的秸秆和草类科学利用起来,每年至少可省出上亿吨的饲用粮(或腾出3亿亩的耕地)用作增产国民口粮。这就从根本上化解了人畜争粮矛盾,确保我国粮食持久安全。

为引导秸秆科学高效利用,治理秸秆焚烧污染,《中国科学报》《中国畜牧业杂志》等媒体,近两年来相继报道了由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朱宝成率领的团队经过近十年潜心研究创发的秸秆(草类)多功能特种复合菌剂发酵优化秸秆技术(以下简称菌剂发酵技术)。

这是使秸秆变废为宝的成果,经过6位院士的评定认可,也经过实践检验,该成果对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是简便易行的捷径,原料现成,技术也成熟,一经推广便可产生成效,不像其他很多保障粮食安全的措施那样有那么多的限制条件,因而这项技术如能普及,对国计民生意义非常重大。

1 科技创新

复合菌剂发酵秸秆技术的特点在于:它突破了以往秸秆饲料用粉碎、青贮、氨化、微贮等加工方式的禁限,诸如不能有效降解秸秆中的纤维素木质素,不能把无机氮转化为蛋白质,不能提高营养成分,不适宜用于非反刍动物猪鸡养殖(占全国畜产品供应量的90%以上)等;通过菌剂发酵秸秆,充分降解纤维素木质素,使无机氮转化为菌体蛋白,大幅增加挥发性脂肪酸,富集益生菌;使原本含蛋白质3%~5%、营养价值低、消化率差的秸秆变为含粗蛋白质12%~15%以上,能量转化率提高40%以上,适口性好,消化率高,能显著降低畜禽肠道疾病发生的高蛋白饲料,并完全适用于猪禽饲养。

正如研发人所说,这项技术是为非反刍动物建造了一个体外超级人工瘤胃,为反刍动物大幅提高了瘤胃功能。同时,工厂化生产的菌剂有密度高、成本低、保存期长、应用简便等优点。由4位院士参加的专家评审组认为:本技术“项目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真可谓秸秆利用技术的一次革命,开启了秸秆科学高效利用的新时代。

节粮

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由于受基本国情人多耕地少水资源短缺的制约,尽管多年来我们采取种种措施增产粮食,但总量增长有限,自给率却不断下降。然而从另一角度看,我国粮食消费中,用作主体养殖业猪禽饲用粮占到粮食总产的四成以上,未来将达到五成。因此,粮食安全问题实质是人畜争粮矛盾。复合菌剂发酵技术将秸秆变为高蛋白饲粮,用于猪禽业可替代30%~50%的饲用粮;如果把全国上10亿吨的秸秆和草类科学利用起来,每年至少可省出上亿吨的饲用粮(或腾出3亿亩的耕地)用作增产国民口粮;再加上大力发展草食家畜肉类产品,降低粮食消费,这就从根本上化解了人畜争粮矛盾,确保我国粮食持久安全。

兴牧

高蛋白饲草短缺一直是我国畜牧养殖的短板。尽管每年大量进口蛋白质饲料,仍由于蛋白质饲草不足,使我国养殖业同先进国家比大都呈现单产低、质量差、成本高的状况。尤其是我国奶牛业,由于缺乏高蛋白质饲草,大都采取喂料式饲养方式,违反奶牛生理规律,以致全国奶牛平均单产奶量仅为美国的1/3,质量低,饲养成本高出一倍以上。实践证明,特种菌剂发酵的秸秆高蛋白饲草用于奶牛及各类畜禽,可大幅提高养殖水平,改变单产低、质量差、成本高的现状,为振兴牧业提供了保证。

增收

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是广大农民增收的一大途径。复合菌剂发酵技术使秸秆优化增收,可从几方面计。一是用作商品饲草:原黄、青秸秆每吨二三百元,发酵后的高蛋白饲草,每顿在1200~1500元以上。除去成本,每吨增收1000元左右。二是用作养殖:以养猪为例,用发酵后的高蛋白饲养饲喂,可省去常规饲料中豆饼的40%、玉米的30%,两项可降低每吨饲料成本600元左右。三是以产粮区农民增收计:一般人均耕地3亩年产秸秆1.5吨,通过特种菌剂发酵增收,可达1500元左右。相当于2013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7%。

环保

秸秆焚烧是我国环境污染源之一。据近些年来科研部门调查,全国每年焚烧的秸秆在1亿吨以上。中央、国务院曾三令五申禁止秸秆焚烧。2007年国务院发布秸秆综合利用的文件和2011年发改委、农业部、财政部联合制定公布的“十二五”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中,为防治秸秆焚烧,提出从五个方面(用作饲料、燃料、肥料、菌业基料、工业原料)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和农用优先原则。然而,由于利用效益低或操作困难、条件限制等原因,秸秆焚烧现象一直屡禁不止。如今特种菌剂发酵既可使秸秆利用功效大大提高,又具备成本低、保质期长、操作简便等优点,易于推广普及,对引导农民珍惜秸秆价值主动放弃焚烧,将起到积极作用。如果进一步倡导将秸秆发酵优化饲草养殖—畜禽粪便制沼—沼气作燃料—沼渣用作肥料配套运作为系统模式,则使秸秆(草)一举具有优质饲料、生物燃料、有机肥料三大功能,这正是国家生态环境建设要求的目标。

  郭刚制图

2 战略措施

“一项创新技术可改变世界。”特种菌剂发酵秸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不仅是解决局部问题的战术举措,更是关系优化开发我国上10亿吨的秸秆和草类资源,直接作用于总体粮食安全、全面振兴牧业、广大农民增收和全国环境治理大局的战略举措。它既有优越的功能效益,又具实用操作优势和丰富的现成资源,推广普及潜力十分巨大。

因此,近两年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草业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举办的此项技术现场观摩和研讨会上,与会各界代表呼吁: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应遵照国务院文件和三部委实施方案中的有关规定,把此项技术战略举措列为国家秸秆综合利用的重点实施内容,建立重点示范区和产学研创新技术工程项目,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以更好地造福国计民生。

作者简介:

李毓堂,国务院颁发农业技术突出贡献证书及特殊津贴专家。现任中国系统工程学会驻会名誉主任,中国老教授协会农专委理事,联合国工发组织中国绿色产业专家委员会委员。英国皇家联盟科学院荣誉院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