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气候峰会召开 纽约街头游行呼吁注重环保

发布时间: 2014-09-23 11:26:10  |  来源: 中国广播网  |  作者: 王楷  |  责任编辑: 王虔
关键词: 气候大会 示威集会 气候变化

联合国气候峰会召开 纽约街头游行呼吁注重环保

央广网北京9月23日消息(记者王楷)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近日宣布,刚刚过去的8月,成为了自1880年有气温记录以来最热的8月。相关数据显示,今年8月,夏天也是这130多年来的最热夏天。如果这个趋势继续下去,那么今年将会成为史上最热年份。最热纪录不断刷新的背后,是全球温室气体浓度再创新高。

联合国今年3月发布的一份报告强调,气候变化危害人类安全。这份报告指出,相关风险包括海平面上升、城市因洪水受灾、极端天气危害基础设施、城市酷暑导致死亡和疾病、干旱和降水量的变化导致食物不足等等。那此外,气候变化还会加剧一些地方的贫困和经济问题,导致发生内战和暴力活动的风险上升。

当地时间23号,2014年联合国气候峰将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届时将有来自120多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与会。这次峰会是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前最重要的一次会议,关系到各国2015年能否达成新的全球气候协议。不过,峰会还没开始,一场声势浩大的游行已经展开。

为了给峰会造势,21号,一场31万人参加的“气候游行”在纽约街头上演。当天的活动从纽约市著名的中央公园西侧开始,大部分参与民众步行,也有不少人骑自行车或者坐着轮椅参加。活动过程当中,还有人演奏手风琴等乐器助兴。

活动组织者比尔·麦克:这不仅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气候变化游行,也是美国近几年来最声势浩大的示威集会了。

活动现场,有纽约儿童高举自己手绘的“消灭污染”艺术作品;也有原住民在游行中展示大型的图腾雕塑;当一个诺亚方舟模型出现在游行队伍当中,不少人欢呼尖叫。乔治·鲁沙是游行队伍的鼓手,他边走边向媒体呼吁,我们应该更加注重环保,人类需要清洁的空气和干净的水。

乔治·鲁沙:我们爱这个星球。爱我们未来的一切。我们希望站起来告诉那些政府代表们,要在峰会上替我们发声,这是你们应该做的工作!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当天头戴印有联合国徽记的蓝色棒球帽,身穿带着气候峰会标志的白色T恤来到游行队伍中间,他接受了一个装着广大民众对气候变化问题诉求的纸箱子。

潘基文:民众的呼声和能量让我深受感动,我希望23号各国领导人聚首在气候大会时民众的这些呼声能得到体现,气候变化是我们这个时代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议题,而且我们再也耗不起了,如果我们现在不采取行动我们要付出的代价将更大。我真心希望民众的高涨热情能帮助降低气候变化带来的全球气温升高。

面对日益恶化的气候形势,《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相关谈判是各国协商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机制。2009年,联合国举行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提到了到本世纪末把温度升幅控制在与工业革命前相比2摄氏度以内的目标。

要达到这一目标,也就意味着到205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应该比2010年要低40%到70%。在当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温室气体排放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这些减排量应该如何分配,所需资金又应如何分担,都成为谈判中存在的分歧。也因此,气候峰会被称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博弈。

对于如何应对世界气候变化,目前各国围绕着责任、资金、技术等问题争执不下。一些发达国家认为,所有国家要承担相同的减排义务,这为发展中国家所反对。此外,一些发达国家强调减排,而对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支持等要素触及较少。比如今年6月,在德国波恩进行的气候谈判中,各方围绕一份新的气候协议进行了商讨,但各方存有不少分歧。比如发展中国家要求,新协议应平衡反映减缓、适应、资金、技术转让、能力建设等要素,各方贡献也应包括这些内容;部分发达国家却把“贡献”片面理解为减排,极力淡化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支持、技术转让等责任。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峰会的举行显得格外重要,它对于促进各国制定严苛的应对气候变化目标,采取积极的减缓和适应行动将会提供一个具有政治驱动力的平台。

据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上周五介绍,此次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将在联合国气候峰会上宣传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行动和成效。原则宣誓中国2020年之后应对气候变化的强化政策,中国愿意同世界一道推动气候变化谈判如期达成协议,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的重要的贡献。

解振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将以习近平主席特使的身份率团与会,我们希望这次峰会坚持共同带有区位的责任原则、公平的原则、各自能力的原则,凝聚新的共识,强化行动措施,为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于明年如期达成协议提供新的政治推动力。

据了解,由于本次峰会不是联合国框架内的谈判会议,对于各国并没有实质约束,因此峰会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目标需要看各国领导人的实际承诺。最终是否能达成一纸共识,这是潘基文的挑战;而让这个世界环境变得更美好,这是属于我们每个人的挑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