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巨头怎么转型?

发布时间: 2014-09-04 14:47:35  |  来源: 中国环境报  |  作者: 佚名  |  责任编辑: 王虔
关键词: 钢铁企业 钢铁巨头 钢铁项目 首钢搬迁 钢铁产业

编者按

由于历史原因,全国75家重点钢铁企业中,有18家位于直辖市和省会城市,钢产量约占全国的20%;有34家位于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钢产量约占全国的40%。这些企业都面临布局调整、改善环境的任务,这些钢铁企业老总怎么看自己所处的这个行业?

搬迁也是升级的好机会

首钢总公司总经理徐凝

首钢搬迁调整对促进区域环境治理和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首钢的搬迁调整是基于3个方面的需要。

首先是解决北京环境问题的需要。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对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钢虽然在环境治理方面处于先进水平,但北京地区的环境容量非常有限,空气质量要达到举办奥运会要求的二级标准,只能大幅削减工业排放总量。在4.4万吨/年的工业排放量中,首钢占1.8万吨/年,且地处北京西部上风向,对市区空气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不适合继续发展钢铁冶炼工业。进行搬迁调整,是治理环境的必然选择。

其次是我国钢铁产业布局调整、自主创新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需要。

最后是首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1995年~2002年,首钢钢铁业受北京环境的限制,一直得不到发展。而且,首钢钢铁业局限在北京石景山区7平方公里范围内,工序布局存在先天缺陷,环保成本、物流成本、人工成本相对较高,难以获得长远发展。

搬迁调整有利于用高新技术改造钢铁业,向北京以外地区开辟新的发展空间,通过发展解决压产带来的一系列困难和问题,从根本上实现工艺升级、产品换代,并带动非钢产业的发展,增强首钢的综合竞争力。

城市和钢铁可以融合

鞍钢股份总经理王义栋

目前,钢铁企业与城市发展的矛盾日益凸显,钢铁行业长期以来形成的粗放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发展需要,改变已刻不容缓。钢铁企业如何在转型升级发展中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钢厂,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课题。

“十一五”以来,鞍钢在节能环保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加,清洁生产和控制污染物排放方面的指标都在下降。但是,行业新标准也在节节攀升。

面对更加严苛的新环保法,在行业进入微利时代的情况下,钢铁企业承受着来自原材料、下游和新的节能减排标准等多方面的压力,尽管投入了很多,但全行业与政策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

本着减量循环、绿色制造、高效管理的基本原则,鞍钢建设国内首个沿海钢铁项目——鲅鱼圈钢铁项目,实现了环境、经济、社会相统一。

在能源减量方面,鲅鱼圈实施了数字管控,利用清洁能源实现能耗减量;采用先进技术全程控制,实现“三废”减排,从而实现排放减量。这个项目充分利用了风力发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还尝试了海水淡化。

在能源循环方面,鲅鱼圈钢铁项目建立了冗余式煤气系统调整模型,系统回收余热,提高二次能源利用效率。通过社会大循环,建设起社会与钢厂之间的循环经济体,钢铁和城市是能够融合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