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水电煤油气皆非小事,事事关系国计民生。中新网能源频道通过“能源周刊”系列报道,从国家政策,到百姓民生,从国际能源纠纷,到国内市场波动,梳理过去一周的能源要闻,回顾值得记忆的能源故事。
中新网6月14日电继“大气十条”(《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之后,我国又一项重大污染防治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将全面实施。据悉,总投资预计超过2万亿元。
而据发改委一位官员透露,我国还将建设全国碳交易市场,分析认为以我国目前的发展规模来看,到2020年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交易市场。
随着夏季的到来,液化天然气需求转入淡季,但是收入减少的运输商却不甘心收入下降,竟在里面掺假牟利。
在我国三大石油公司中,中海油无疑是加油站发展的后来者,不过最近中海油动作频频,发力加油站业务扩张。业内人士指出,在两桶油加油站布局已经很完善的情况下,中海油要杀出一条“血路”并不容易。
6月12日中国新闻网:多地液化天然气被曝掺液氮 商家一车可赚万余元
受国际液化天然气(LNG))价格走低和需求转淡等因素影响,近一段时间以来,国内液化天然气价格持续走低。需求的下降直接给上游液化天然气厂带来压力,也影响了与之相关的物流运输行业。为了弥补损失,一些不法运输商竟通过掺杂造假来抵兑自己的成本弥补损失。
据金银岛分析师朱颖新介绍,液氮这种物质原本只是用来调整LNG的固定热值,但由于利润可观,逐渐变成了一些不法商户牟利的方法。
“北方市场液氮价格在1500元/吨左右,而目前液化天然气回收价格在4000元/吨左右,一吨差价在2500元/吨,而就目前液化天然气使用率较多的20吨运输车来算,一般掺混比例不能超过10%,一车货物差价就能达到5000元,如果把抽提回收的2吨液化天然气二次销售,即获利8000元,也就是一车利润就达到13000元,这在近几年的液化天然气市场来说可谓’效益可观’。”朱颖新说。
据朱颖新介绍,液化天然气掺假事件在我国并不多见,目前已知的就是掺入液氮,这种掺假事件在湖北、陕西一带较为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