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严重滞后

发布时间: 2014-05-29 11:40:01  |  来源: 中国新闻网  |  作者: 佚名  |  责任编辑: 王虔
关键词: 土地资源约束 灌溉排水 耕地面积 最后一公里

中新网5月29日电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教授级高工李原园今日表示,2012年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9.4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比重不足50%。许多田地缺少基本灌排条件,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严重滞后,灌排设施薄弱仍然是影响灌溉效益发挥的最大“硬伤”。

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9.4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比重不足50%。对此,李原园指出,原因主要有以下4点: 一是土地资源约束较大。我国地形具有山地多、平原少的特点,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陆地面积的67%,盆地和平原约占陆地面积的33%,一些地区不具备发展灌溉的条件。

二是水资源约束较大。中国耕地亩均水资源占有量约14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0%左右,许多地方有土没水。

三是水土资源不匹配。我国北方地区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均占全国的60%以上,但其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19%;13个粮食主产省的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分别占全国的64%和76%,其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40%。西北地区有地无水,西南地区田高水低,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严重,长江、珠江下游等东部平原地区已基本无灌溉农田开发潜力。

四是灌排设施建设明显滞后。灌排设施薄弱仍然是影响灌溉效益发挥的最大“硬伤”。许多田地缺少基本灌排条件,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严重滞后,全国约40%的大型灌区、50%~60%的中小型灌区、50%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不配套。现有灌溉排水设施大多建于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普遍存在标准低、配套差、老化失修、效益衰减等问题,大型灌区的骨干建筑物坏损率近40%,中小型灌区状况更差。

李原园指出,根据我国各地区水土资源状况,我国最大的可发展的灌溉面积规模也只有10.5亿亩左右,只有1亿多亩的潜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