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APP,何日拨开迷雾?

2014年05月05日11:33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APP 环保APP 手机应用软件 环保部门 空气质量监测 空气质量APP

环保APP,何日拨开迷雾?

  ◆本报记者张黎

起床、打开手机APP、查看当天的空气质量,查看PM2.5浓度,作为一天出行的“参考”,家住北京朝阳区的李女士早就习惯了这样的“晨起功课”。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雾霾天气的常态化,与李女士有类似习惯的人越来越多了。

目前,环保APP(智能手机的第三方应用程序)风靡各大手机应用超市,但是,有心人会发现,不同环保APP却出现了数据打架的情况。那么,环保APP的数据缘何“花样百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未来环保APP又将何去何从?

■ 各家数据为何“花样百出”?

□数据来源不同、算法不同,是各家软件数据不同的原因所在

用“乱花渐欲迷人眼”来形容当下的空气质量APP,似乎并不为过。

手机的安卓和苹果操作系统应用市场中,发布空气质量数据的APP近百个,其中有三成APP下载量超过100万次,部分下载量超亿次。一些号称采用美国大使馆空气质量数据的APP,也备受青睐。

记者初步统计,这些软件分为预报天气和预报空气质量两大类。其中,绝大多数的天气类手机应用软件,在发布天气预报的同时,也能显示每天的PM2.5数据。

对比一些网站及软件的数据后不难发现,各种APP空气质量数据都有差别,有的甚至相互“打架”。记者下载“墨迹天气”、“PM2.5监测”等4款空气质量APP测试,发现在同一时间段、同一区域,无论空气质量指数(AQI)还是PM2.5数值,均存在很大差距。以4月30日北京的PM2.5数值为例,截至上午10时,“墨迹天气”显示数值为185,“PM2.5监测”显示数值为126,“全国环境空气质量”数值是165,而北京市环保局的官方APP“北京空气质量”显示的PM2.5值则为100。

为何数据之间会有差距?主要是数据来源不同、算法不同。虽然国家对空气质量数据发布有统一的标准和规定,但是环保APP的数据更新属于实时更新,所以算法由各公司自主开发,每款软件获取数据及对数据处理的方法不同,造成了数据差异。

“墨迹天气”曾在官方微博称,其空气质量指数全部来自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其他软件的数据也都来自不同渠道,有的自称是来源于环境保护部的公开数据,也有根据公开数据二次计算整理而成。

北京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市面上许多手机软件实时发布的PM2.5指数,因计算方法问题,结果不同。一位APP开发者表示,他们的算法是将所有监测点各项污染物浓度值进行平均,再根据国家标准进行计算,得出一个城市的AQI。

记者了解到,目前环境保护部并没有与任何软件开发单位合作。商业软件开发者目前并没有自己的环境监测点,一般都是通过软件扫描权威网站来抓取数据,而这一过程极有可能会造成数据延迟并影响其准确性。

■如何确保数据有价值?

□深入挖掘数据,加强信息公开

城市空气质量数据俨然已经变成“商品”,这个“市场”上,确实存在多方供应、相互竞争的情形。让数据更合理、更科学无疑是让人信服的首要原则。

据中科宇图公众服务产业群首席运营官童元透露:“数据的来源、收集和处理将是环保APP运营的核心竞争力。”

在中科宇图近日推出的微保APP中,其数据不仅整合了环保部门的公开数据,未来还将融合基于地理信息收集到的气象数据与遥感数据,如国家环境资源、遥感、气象卫星等数据资料。

“多年积累的丰富环境数据资料,并有渠道获得最权威、最翔实的环境数据,这就是核心要素。”童元表示。

目前,有限的信息公开,使得空气质量发布受到一定的限制。有分析指出,这一方面与过去环保部门缺少公共服务意识,提供的数据产品时效性不强、渠道窄、界面不友好等原因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目标错位而造成“权威流失”,有一定关系。

同时,官方数据发布也有“国家队”和“地方队”,两者的一些监测数据也不尽相同。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建议,政府部门应更好地发布原始数据,让公众和机构更容易获取,再借助社会各界力量传播,扩大公开程度。

“随着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的扩大以及技术上的提升,APP数据的精度、权威性和准确性会越来越高。”童元这样期待。

1   2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环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