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雾霾(资料图) |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本周北京的空气质量又一次遭遇严重污染,据环保部发布的全国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数据显示,北京的空气质量指数(AQI)已连续4天超过200,其中26日和27日都已超300,属于严重污染,首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PM2.5)。
环保部最新公布的2013年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中北京虽未入前十,但是北京的重度污染天数将近两个月。今年,北京已经遭遇两次如此长时间严重污染天,分析原因发现,虽然短期内都遭遇了逆温、高湿和静稳的不利气象条件,但是根本原因是目前北京市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仍然超过环境容量。据2013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数据,北京市每年依旧在向大气中排放9万多吨二氧化硫,近18万吨氮氧化物和6万多吨烟粉尘,这才是雾霾的罪魁祸首,足见北京自身污染同样严重。
针对短期出现的空气重污染,此次北京市政府在24日就发布了黄色预警。应急预案的作用本应有两个方面,一是预警保护公众健康,二是采取应急措施减排。但是,回顾北京今年2月和本次长时间重污染应急预警机制的实施来看,北京远远没有发挥应急预案本该起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空气污染预测能力不强,预警级别不严,短期减排措施不力。因此,应对重污染天气北京可以做得更多。
第一, 提高大气污染天气的预测能力。从今年两次的持续重污染预警来看,北京都没有准确的预计未来数日的污染程度,造成发布的预警级别低于实际的污染级别。例如,二月份的北京有两次连续3天的AQI都超过了300,应该启动红色预警,却只停留在橙色。本轮的污染级别也已经到了橙色,但是发布的却是黄色预警。可见,目前北京市急需将强对空气重污染的预警研究,完善预警监测系统,提高预测的能力和准确性。
第二, 从严预警级别的分级。根据目前北京市的应急预案的空气重污染预警分级,预测持续三天交替出现重度污染(AQI在 201-300)或严重污染(AQI在 301-500)才启动橙色预警;预测持续三天出现严重污染才启动红色预警。显然,这样的级别设置,远远不能起到预警公众和应急减排的作用。首先,从百姓的感受来看,连续的3天重度污染已经超出了身体的正常忍受能力,此时更高级别预警才能警示公众更好的保护自己。其二,只有启动红色预警才实施真正意义上有效强制性的污染减排措施,但是目前的级别设置,想要预测并启动红色预警的概率较低,完全不能做到应急减排。因此,从预警级别的设计上,应该更加严格,让触发高级别预警的条件降低。
第三, 冲破利益的阻隔,严格执行强制性减排措施。从预警级别设计的不合理不难发现,发布红色预警的条件极高的原因主要是要实施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这势必会碰触相关的利益方。强制性的减排措施,包括停产、限产和机动车单双号出行等,诚然这样的措施在特大城市北京启动会影响到很多人、很多单位的正常工作生产,落实也会有很多的阻力。但是,在各级政府将治霾作为重要任务的今天,北京更应该痛下决心加大力度减排,冲破利益的制约,尽早地让利益相关方体会到治理雾霾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和代价。
日前为解决区域污染问题,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协调处刚在北京成立,北京市环保局正式设立“区域处”。虽说雾霾的治理不是一城一池的单打独斗,需要区域内各方协调合作,但是作为首善之区的北京需要下更大的决心,拿出更大的魄力,只有把自己的污染减排真正做好了,才能领导整个区域内的联防联控。面对频发的空气重度污染,北京需要做的事还很多。(方立锋: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