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9月,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 图片来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据环境新闻服务网报道,英国东英吉利大学的科学家近日在大气中检测到四种新的可对臭氧层造成破坏的气体,它们都是由人类活动所产生的。
这项刊登在《自然-地球科学》杂志上的研究显示,这些新气体包括三种氟氯烃(CFC)和一种氢氯氟烃(HCFC),其排放到空气中的总量超过74,000吨。
为了保护日益受到破坏的臭氧层,并根据1987年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氟氯烃已经在全球范围内遭到淘汰。此后,大部分氟氯烃在大气中的含量都在稳步下降,只有CFC-113a——也是此次新发现的四种气体之一——似乎从1960年以来一直在持续增加。从2010年至2012年,CFC-113a的排放量增长了45%。
领导这项研究的东英吉利大学环境科学学院的约翰尼斯?劳布(Johannes Laube)说:“我们的研究显示,有四种气体直到1960年代才出现在大气中,这表明它们是人造的。”
“这一发现非常令人担忧,因为这些新气体都会破坏臭氧层。”他说,“我们不知道它们正从何处被排放出来。可能的来源包括生产农药使用的原料化学品和清洗电子元件使用的溶剂等。
“虽然违法使用的行为有可能存在,但《蒙特利尔议定书》本身也有很多漏洞和附加条款需要解决。”劳布说,“举个例子,CFC-113A似乎在2003年被获准用于制造一种杀虫剂。”
“此外,目前的报告制度也有问题。”他说,“按照规定,人们使用这些物质时必须上报,但却并不需要对公众公开。因此,可能某些地方报告了CFC-113a的使用,但我们无法追踪。”
劳布的研究团队通过将今天的空气样本与深埋于格陵兰冰盖中的气泡进行比对,发现了这些新气体。这种极地陈雪为百年前的大气提供了一个天然档案库。
他们还分析了1978年至2012年间在未受污染的塔斯马尼亚岛格里姆角采集的空气样本。测量结果表明,四种新气体都是在近些年被释放到大气中的,并且其中有两种气体的含量正在显著增多。
研究人员说,自1990年代开始采取管控措施以来,其他的氟氯烃气体都未出现过如此规模的增长,不过目前的水平还远不及1980年代每年约100万吨的氟氯烃排放峰值。
“氟氯烃是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形成的主要原因。”劳布说,“减少和逐步淘汰氟氯烃的法规于1989年生效,2010年全面禁止。虽然成功减少了许多此类化合物在全球范围内的生产,但法律上的漏洞仍然允许出现一些例外。”
“更重要的是,这三种氟氯烃在大气中降解得很慢,因此即使立即停止排放,它们仍将存留数十年。”他警告说。(陈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