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部部长:“世界地球日”活动让公众深刻认识中国的资源与环境形势
新华网北京4月22日电(记者王立彬)在4月22日第39个“世界地球日”到来之际,国际地球年中国全委会主席、中国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今年是“国际地球年”,中国纪念“世界地球日”活动主题为“认识地球,和谐发展”,目的是普及地学知识,使公众深刻认识中国资源与环境形势,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资源形势,总的来说,‘当前矛盾突出,今后压力很大’。中国特殊的资源国情是:人均耕地少、优质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少,矿产资源总量大、人均少、禀赋差。中国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徐绍史说,中国人均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矿产资源人均探明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8%。开发利用粗放浪费加剧了国土资源供求紧张状况,形成土地紧约束和矿产资源保障能力总体不足的局面。
“认识地球,和谐发展,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保障科学发展的新机制。”徐绍史说,必须树立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理念,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统筹兼顾资源、资产、资本多重属性,从注重数量管理到数量、质量、生态综合管理,走出一条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的新路子,实现发展与保护的双赢。
“认识地球,和谐发展,必须坚持开源节流,严格土地调控和监管,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徐绍史说,要加强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作,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努力提高土地调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把握调控节奏和力度,管住总量,严控增量,优化结构,有保有压。
“认识地球,和谐发展,必须切实加强地质勘查,争取找矿突破并做好地质环境工作。”徐绍史说,和谐发展离不开资源保障,离不开地质环境支撑。要努力实现找矿重大突破,提高资源保障能力。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全面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十一五”规划,进一步推进矿区环境恢复治理,切实做好地面沉降防治,不断加强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建设,积极拓展地质工作服务领域。
“认识地球,和谐发展,必须高度重视海洋工作,发展海洋经济。”徐绍史说,海洋占地球面积的2/3,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空间。中国是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1.8万多公里,海域面积300万平方公里。这些“蓝色国土”是我们的资源宝库。要深化改革,强化监管,健全规划,完善法制,切实加强海域和海岛的使用管理,保护海洋环境,维护海洋权益,促进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认识地球,和谐发展,必须加强地球科学研究。”徐绍史说,近年来,中国初步总结出反映中国矿床形成特点的成矿、找矿理论和模式,在指导找矿勘查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离全面认识中国复杂地质背景下的成矿作用还远远不够。信息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利用,但尚未形成“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监管网络,仍需加速信息技术攻关和应用,构建中国完整的“上天、下海、入地”科学技术体系。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全球性资源和环境危机,要求世界各国采取一致行动。”徐绍史说,中国正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既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伟大复兴的宏伟战略,也是关系世界和谐发展的伟大事业。中国愿与全世界携起手来,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