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1月份CPI数据今日公布 -今年"两会"直面五热门话题 学者列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三民公式" -5年中国9.2亿人享受新农合补偿 08年医疗补助标准翻番范围扩大 -中国灾区力争8月恢复商品畜禽生产能力 贵阳地区再降大雪 专题 -铁矿石谈判月底或出结果 涨价幅度在60%左右 钢企成本升压力大 -节后招聘会密集登场 毕业生就业形势仍峻 三大因素影响08就业 -中国各地官员高调力挺媒体监督 昆明公布官员联系电话 民众抢购 -新基金救市总量超600亿 降印花税呼声起 首批股票型基金今发行 -美拟击毁即将坠落失控卫星 中国政府高度关注 外交部答问 -今年国际铁矿石基准价涨65%
中国雪灾敲警钟 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更加紧迫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8 年 02 月 19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给中国人民造成巨大生命和财产损失的特大雪灾,再次敲响了气候变化的警钟,值得全世界反思。

世界气象组织日前发表的新闻公报表明,这场特大异常雪灾,同此前发生的伊拉克暴雪等一系列灾害性天气一样,其“幕后黑手”是去年秋天生成、影响渐强的拉尼娜现象。换言之,突降中国的雪灾,仅仅是世界气候异常的后果之一,并不是孤立的个别现象。

这场雪灾的最大特点,不仅仅在于强度大、时间长、范围广,更在于它的极端异常—— 它不是降在中国本应下雪的北方,而是发生在冬天罕见雪花的江南亚热带地区。由于猝不及防,雪灾造成的损失就格外巨大。仅据不完全统计,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已造成上百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超过千亿元。

包括中国雪灾在内的系列气候异常事件提醒世人:应对天气变化已经不是什么未雨绸缪的长远话题,而是兵临城下的当务之急。如果人们还停留在纸上谈兵、坐而论道,将饱尝“不预则废”的恶果。

应对气候变化,当从两个方面考量:一是世界各国加强合作,通过信息共享和技术交流,共同提高监测、预测水平,增强防灾抗灾能力,建立全球联动预警机制;二是改革现有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使之更加绿色、环保和节俭,尽量减少人为活动对自然界的干扰,减缓气候变化的步伐。

在防灾减灾方面,发展中国家尤其要提高警惕、优先考虑。发生在中国的特大雪灾告诉世人,在异常天气面前,监测能力越是薄弱,基础设施越是落后,生活物资、医疗设备和能源储备越是不足,其抗灾能力就越差,而遭受的损失就越大。因此,发展中国家在大力改善民生的同时,不应忘了防灾抗灾能力的建设。

在减缓气候变化方面,发达国家责无旁贷,应积极主动地承担起其首要责任。从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根源上看,数百年前就开始工业化,并凭借掠夺全球资源、能源而率先富裕起来的发达国家,其对全球环境和气候变异的“贡献率”最大;从对全球物质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现状来看,发达国家的人均量最高;从遏制气候异常的能力上来讲,技术领先、设备先进、信息发达、资金雄厚的发达国家行动力最强。因此,发达国家如果再在应对气候变化上推三阻四,再在技术、资源援助等关键性问题上斤斤计较,将义理难容。

联合国救灾机构“国际减灾战略”发出警告,所谓的“怪天气”正变得越来越普通,越来越多的异常天气将成为“正常”现象。因此,全球行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更加紧迫。去年12月巴厘岛会议制定的巴厘岛路线图仅仅是一个起点,为了在未来两年内就2012年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安排达成协议,国际社会仍需进行大量实质性的磋商和谈判。发展中国家能否有效参与这一进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达国家是否在资金和技术援助方面采取实质性行动。(赵永新)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相关文章:
路透社:气候学家称中国雪灾确系"拉尼娜"现象作怪
联合国官员:少吃肉多骑脚踏车可减缓气候变暖
冰川退缩加剧 释放中国气候与环境变化强烈信号
气候变暖和人力共同作用 新疆两大沙漠“变湿”
气象专家:中国为遏制气候变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图片新闻:
第二项环境经济政策出台 中国将建绿色保险制度
CCTV年度十大新闻图片铜奖作品被指造假【组图】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2008年公务员考试资讯大全/ 考研资讯大全
· 企业所得税内外合一
· 08年经济金融行业形势分析预测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外商投资报告/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公报/ 07年上半年各省市GDP
· 中国社会统计数据大全(中英文版)
· 中国环境统计数据大全(中英文版)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