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以来,宁夏中部干旱带积极实施封山禁牧,不断加大退耕还林草后续产业的开发力度,大力发展草畜产业,使当地的人工种草面积达到了405万亩,羊饲养量达到577万只,牛饲养量达到56万头。
宁夏中部干旱带属荒漠草原生态区,是当地天然草地的主体。据自治区农牧厅统计,自1981年以来,中部干旱带已有450多万亩优良草原被开垦,加之滥挖乱采、重利用轻管护,超载放牧严重,草畜矛盾日益突出,造成草地大面积退化、沙化,也成为每年沙尘暴灾害频繁发生的一个原因。
借助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宁夏从2002年开始在中部干旱带禁牧封育,通过实施"退、种、围、禁、移"五项措施,共完成退耕还林草433万亩,草原围栏草场580万亩、人工种草405万亩,使轮封轮牧面积达到可利用草场的40%以上,使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初步得到遏制。
与此同时,宁夏还通过实施退耕还草、畜种和草种改良、舍饲圈养等工程,发展既能有效遏制草原生态环境恶化,又能合理利用草地资源的高效畜牧业,目前,中部干旱带各市县(区)的畜牧业已经由放牧改为舍饲圈养,由粗放经营逐渐向集约型转变,使当地以种草养殖为主的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5%以上。
宁夏农牧厅厅长高万里说,今后,宁夏将加快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全面保护中部干旱带的草原生态,力争到2007年使2800万亩可利用草原全部实现围栏,到2010年,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初见成效,水土流失和草原荒漠化基本得到控制。
(记者 武勇)
新华网 2005年3月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