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瞭望新闻周刊报道,近年来,在行业与行业、企业与企业以及企业内部之间,收入分配的差距逐步扩大,并由此引发几个群体的心理严重失衡,成为国企改革的新矛盾。
采访中不少国企工人反映,只要企业效益好,企业老总收入再高,工人们也能理解。但国企不少高层副职、中层干部和一般管理人员人浮于事,其收入却相对较高,这是不合理的。
长庆油田是中石油公司效益增长较快的子公司,一位在机关工作的工人告诉记者,科长每年的奖金要比他多拿几万元,而他上班练的是坐功,真正卖力气的是工人。
重庆嘉陵集团几位工人说,企业实行的是隐性工资,但收入差距肯定很大:工人一般抽5元一盒的烟,管理人员抽的烟都是10多元的。一位技术工人说:“分配不公平,工人心气不顺,我们小组本来有20个人,现在只剩下3个,其他人都跳槽了。”
一位铁路机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工资表上看,铁路上的职工收入差距不大,但大家都知道,一个下面经营着二十多家公司的段级单位,其领导的灰色收入至少几万元。比如,不少公司每年甚至每月都要给领导送红包,这笔收入就很可观。
面对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期间一些中高收入阶层的崛起,很多国企工人有很强的失落感。记者在长时间跟踪报道中发现,国企工人中的下岗失业人员多经济拮据;留在企业的工人也深感生存危机,整体对目前两极分化和社会分配不公相当不满。重庆轮船公司职工曹江麟对记者说:“我们在乎的不只是收入的高与低,而是社会分配不公。现在工人的地位在下降,除了营业厅的服务员对工人有一点笑容,稍微有个一官半职的,都对工人态度不好。别人有优越感,工人有失落感。”
长春税务学院副院长宋冬林认为,如果不能处理好企业合理的收入分配差距,让那些为改革做出牺牲的社会成员合理地分享到改革成果,不但会使改革的成果受到极大影响,可能导致改革停滞,甚至重走回头路。
为此有关专家建议,应更注重改革中的收入分配问题,抓紧制定“国有企业领导人廉洁从业若干规定”等政策措施。(王振宏 梁栋 陈国军 吕晓宇 王金涛 储国强 万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