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振兴战略已经提出三年,随着近几年重化工业持续快速发展的拉动,东北老工业基地确实开始出现振兴迹象。不过,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前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东北地区仍然面临中小企业发展不充分的难题,产业分工体系不合理、集群化程度不高的问题依然突出,而这将严重制约东北地区进一步发展。
国务院东北办日前调研发现,由于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缺乏发达的产业分工体系,专业化协作程度低,产业集群化程度不高,当地中小企业为骨干企业配套能力严重不足,大企业发展却无法充分拉动中小企业受益,这导致东北经济整体振兴步伐缓慢。
东北办的《东北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重组战略研究报告》特别强调,东北三省普遍存在大量的需要配套产品无法在本地配套,形成核心企业与配套企业分离的情况,原有的地方零部件配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已逐渐由南方沿海地区的中小企业所取代,而后者无论从质量、价格、服务等方面又要强于本地配套企业。
以哈尔滨电站集团为例,一些原本由本地配套的轴承、叶片等配套部件,已让位给南方沿海地区的企业进行生产加工。2004年哈电站设备集团签订了600多亿元的生产合同,但由于配套加工能力等因素的限制,只能完成100亿元的生产任务量。2004年上半年,哈电站集团共有配套企业464户,其中哈尔滨市配套企业只有179户,这179户企业当中配套额超过200万元以上的只有36户。
由于当地配套能力不足、缺少协同作战,目前东北老工业基地许多装备业企业只是具有较强的单机制造能力,而这又进一步导致企业缺乏系统设计、系统成套和工程总承包能力严重不足,大部分国家大型建设项目承包落入外商手中,当地的装备制造企业在承接订单上处于被动地位。
对此,有关专家建议,振兴东北关注大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应更加关注当地配套的中小企业发展,除了必要的财税政策加以鼓励、扶持外,也可以引导中小企业通过行业重组加快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