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第二季度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增长强劲,总计有19支中国概念股在香港主板及创业版、新加坡主板及创业版上市,筹资量达124.50亿美元,比上季度增长了818.30%,合计2006年上半年共有40家中国企业在海外上市,募集资金额高达138.06亿美元。
这是记者从7月12日召开的“中国创业投资中期论坛”上清科集团发布的《2006中国企业上市报告半年报》(下文简称《报告》)中了解到的。该研究中心自2004年起对纳斯达克(NASDAQ)、纽约交易所、香港主板和创业板、新加坡主板和创业板等6大海外市场进行追踪调查;并自2006年第二季度起增加英国AIM、东京证交所两大海外市场。
《报告》指出,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持续增长。第二季度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数量与筹资金额都比去年同期有很大的突破,在香港主板及创业板共有19家中国企业上市,比去年同期增加1家。从融资额度上看,19家企业的上市融资额高达124.50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实现75.20%的增长。主要是因为2006年6月1日在香港主板上市的中国银行成功融资111.20亿美元,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IPO。中国银行成功登陆香港主板市场,是内地银行股海外上市的另一次高潮。
《报告》还指出,相对于其他市场,今年一季度香港主板和新加坡主板市场是中国企业上市的主要市场。香港主板市场接受了6家中国企业,筹资额达到8.80亿美元,占中国企业在6大市场该季度总筹资额的65%。新加坡主板市场吸引了7家中国企业前往上市,筹集的资金超过2.40亿美元。这种趋势在二季度得到了继承,香港主板吸收了8家中国公司,筹资额达到了119.40亿美元,占8大市场该季度总筹资额的95.90%。
新加坡主板市场同样接收了8家中国企业前往IPO,筹资额达到了4.84亿美元,占该季度总筹资额的3.90%。两大市场的筹资额占该季度中国企业海外筹资额的99.80%。从数据上看,香港主板市场在与其他资本市场竞争中遥遥领先。
《报告》分析指出,重启IPO,深圳中小板首先收益。对于国内资本市场而言,股权分置改革进入关键阶段,重启IPO对市场的影响较大,因此监管当局为降低对市场的冲击,稳定资本市场,选择了规模较小的
中小企业板作为试验地。但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推进,主板市场的上市数量会增加,特别是大型优质企业的融资潜力不可忽视。
并且,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纵深推进,以及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上市,中国企业预计将会掀起海外上市的高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