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不能成为岗前培训机构”
“立孔子像其实是件小事,重要的是其背后所体现的学校办学理念和大学灵魂之所在。”张祥龙教授说,“我们的学生在学校里考虑的大多是就业出国这种更实际的问题,缺少一种深沉的文化承担和高远的人生思考,大学不能成为培养职业技术的机构。”
“大学应实施通识教育,而不应涉足职业教育。”这句现代教育之父洪堡的名言,如今已离我们渐行渐远。大学生们也不再自诩为精英。2006年,教育部官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大众化时代的大学生不能再自诩为社会的精英,要怀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去参与就业选择和就业竞争。
“现在的大学和我想象的太不一样了。”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学院的学生小赵并不讳言自己的心情。小赵表示,自己对大学一直充满向往,觉得大学就像“象牙塔”一样简单、安静。但是,“同学中大一就有出去做兼职的,做兼职“翘课”都是常事了。大家从刚开学时就在考虑毕业后就业的事,总是忙忙碌碌的,好像能多认识人、拉关系比什么都重要。”
“我十分怀念当年我上大学时的校园环境。”外交学院研究生部党总支书记孙京丽说,当时的大学真是一片净土。同学之间彼此关心,就像亲姐妹一样。但是现在呢?人和人的关系有时候都有些不正常了。现在大学里,无论是校方还是学生都把就业当做是“第一要务”。各个学校在不自觉地互相攀比,因为有了好的就业率就能让招生工作更顺利。学生之间的竞争也已经不是良性、正常的了。本来是十分要好的朋友,但是在竞争一个岗位的时候,勾心斗角,甚至用一些见不得人的手段,最终反目成仇的情况都有。
本报调查显示,只有36.7%的受访者认为现在的大学还保留着大学精神。31.7%的人认为现在的大学已经没有大学精神,29.3%的人选择不好说。还有2.3%的人认为“大学就是一个培训机构,不需要有精神”。
“很多时候,看着周围的同学每天都在疲于为未来考这个考那个的时候,心里很难过,这么好的校园,为什么很少有人懂它呢?”一位北京大学研究生这样留言。
一些学生开始舍弃内地大学转投香港甚至国外的大学。从香港各大学开始招收内地考生起,就不断有媒体报道某“高考状元”舍弃内地大学而选择了某香港大学。旅美学者薛涌率先惊呼:“北大、清华当一流名校的日子屈指可数。”著名数学家丘成桐就曾经不止一次地说:“中国现在的许多高校惟利是图,就是向钱看,看经费。真的研究成果从来不在乎。”
曾作为美国芝加哥某大学交换生的小波,是中央民族大学的大四学生,谈及在美国一年的交换经历,他依然兴致昂然。“美国的大学和中国大学不太相同,老师考查成绩不要求出勤率,大部分的作业都是课后完成,很多知识是通过自己阅读资料了解的。专业之间也没有具体的界限,学校的课堂对所有人开放,不像国内一些大学不让旁听生听课,到大三大四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方向。大家也不热衷设定什么年薪多少的目标,有什么工作就做什么工作,只要适合自己就行。自由、不功利的校园氛围,这点让我印象深刻。”
“必须恢复大学的本来面目”
有评论把张祥龙教授立孔子像的建议称作“望梅止渴”——塑孔子像容易,重塑大学精神难。要重塑大学精神,正本清源是一件系统工程。
大学精神如何培养?调查显示,71.3%的人认为要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独立人格;64.9%的人认为需要全社会尊重知识和创造性,别一味推崇财富、权势;55.3%的人认为要提高师资水平,规范教师队伍,保证教师质量。接下来还有“除了学问,大学教师要有更高的人格追求和道德自律”(53.5%);“管理机构更加开明,让大学有更大的自主发展空间”(51.3%);“使更多有水平的教授参与治校”(37.6%)。
“必须恢复大学的本来面目!”外交学院老师孙京丽说,一方面现在教育部门应该重塑教育导向,另一方面要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环境。“为什么那么多内地学生去香港上大学?那里不是没有竞争,但这是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下开展的竞争,是良性的。要让学生自己意识到上大学是为了学习基本的知识和能力,而不是来做上岗培训的。”
“完整的大学精神应当有宽容多元的胸怀,让大学成为东西方各种文化并存的场所。”张祥龙教授也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在体制上要给予学术自由更大的空间,使得主流、非主流文化都有自己的学术土壤,学生应当有不脱离自己历史文化的信仰,只有“能力培养”、甚至只有“美育”,都无法实现真正的大学教育。实习生 李珩 刘嘉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