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8%青年认为年薪过10万才能不要户口
77.1%的人认为,找工作最好能解决户口,但户口不是决定性因素
近日,北京大学北大未名BBS的热门话题版面上,题为“现在京户到底有多重要?”的帖子赫然跻身前十名,从300余个跟帖中可以看出,在临近毕业签约阶段,户口的热度仍在不断升温。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腾讯网教育频道联合实施的一项调查(有3518人参与,九成以上是青年)显示,77.1%的人认为,找工作最好能解决户口,但户口不是决定性因素。同时,有11.1%的人认为,户口是其择业的决定性因素,一定要签能够解决户口的单位。
调查显示,在面临户口和高薪的选择中,75.1%的人会选择高薪但却解决不了户口的工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高薪工作都能够打动每一位应届大学生求职的心,有12.6%的应届大学生仍然会选择低薪、解决户口的工作,他们仍然宁为户口而折腰。
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位研究生小余告诉记者,“我本科4年,研究生3年都在北京度过,已经对这个城市产生了留恋和归属感,我想留在北京工作发展,我会选择户口而不是高薪”,她的理由是,薪水可以随着时间、经验、职位的提升而增加,但是户口一旦打回原籍,成为非应届生,再想调出来就相当困难了。
在文章开头提到的热门帖子上,有人跟帖说,“对于月薪两三千的人,户口的价值是他三四年的薪水,当然非常重要。对于月薪两三万的人,户口也就是他三四个月的薪水,这就不是很重要。”一位名为“手可摘星”的网友更是将户口与薪水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量化处理,“本科起薪满12万,硕士满18万,博士、MBA满24万,不需要考虑户口,本科起薪低于4万,硕士低于6万,博士、MBA低于9万,一定要有户口”。然而,近两年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如果以他的标准来衡量,那么,能找到类似高薪工作的毕业生应该只占少数。
调查发现,当被问及应届大学生毕业年薪是多少才能弥补户口所带来的影响时,67.8%的人认为,年薪超过10万元以上才能弥补户口所带来的损失和影响,甚至,有14.6%的人认为,这个数字应该超过20万元。
户口与爱情,这两个貌似毫无关联的词语,却在严峻的就业现实下被紧紧拴在了一起。调查显示,38.9%的人坚持选择户口是因为“户口会带给我安全感和归属感”。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观点,如果没有户口,个人的终身大事都会受到牵连。男的娶不到,女的嫁不了。
“我目前单身,如果找的工作解决不了户口,恐怕连找对象都成问题。”北京某高校大四毕业生小杨对记者说,“在北京、上海、深圳这样的大城市,如果毕业不能落户口,始终会有一种漂泊的感觉,就像二等公民,与农民工差不多”。一位北京的单身女大学生告诉记者,“我要找另一半,优先考虑有北京户口的,这样我才有安全感,从长远考虑,可以免除许多麻烦和后顾之忧”。
在解决户口这个问题上,“小两口”有一定优势。
今年的应届毕业生小马告诉记者,为了让男朋友能够找到一份高薪工作,她选择了一个低薪带户口的工作,为了爱情和家庭的长远利益,她做出了让步和牺牲。
调查发现,与小马有同样境遇的人并非少数,25.6%的人选择户口正是出于“为配偶缓解择业压力”的考虑,事实上,这种选择使“小两口”分工明确,可以达到资源的有效整合,是一个理性的选择。
如果实在无法落户,14%的调查参与者会买户口来解决这个问题,44.9%的人持观望态度。
户口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吸引力,让大家不惜为此花费重金呢?78.5%的调查参与者认为,户口承载了太多的社会功能,越是大城市,户口背后捆绑的各种福利和特殊资源就越多。
73.1%的人选择户口是因为它和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障、养老保险等诸多社会保障制度挂钩。62.7%的人是为了解决未来子女的教育平等问题。
1953年,为减少城市人口和就业压力,保障城市经济发展,国家开始制止农民盲目流入城市,限制了公民的自由迁徙。1984年,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农民进入城镇落户问题的通知》,文件规定,有经营能力、有固定住所或在乡镇企业单位长期务工的农村居民,公安机关应准予落城镇常住户口。城乡户籍的坚冰首次出现裂缝。但是时至今日,户籍制度仍然没有完全放开,很多没有户口的人在城市生活仍然要受到户籍的诸多限制。因此,近年来,要求户籍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大,在不久前结束的今年两会上,户籍制度改革的讨论仍然备受关注。
调查中,66.4%的人认为,户籍制度将在未来的5~15年内被取消。“户籍制度改革势在必行,但这是一个理性而复杂的过程,改革绝不等于取消和完全放开。”这位调查参与者呼吁,“户籍制度改革在两会上年年开花,但不要年年不结果。”(严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