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如何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

2014年03月21日14:21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政府工作报告 宏观调控 合理区间 统筹调整 货币政策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学习问答

2013年,面对跌宕起伏的经济形势,我们保持定力,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确保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圆满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明确经济运行合理区间

经济运行出现一定的波动具有客观必然性,但为了防止过度波动,需要明确一个合理区间,包括下限和上限。下限就是稳增长、保就业,上限就是防通胀。年度经济运行的上下限指标值,会根据当年的情况来确定,可能会有小幅度变化,但在一段时期是相对稳定的,不会有大的变化。2013年,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的下限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上限是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

把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定为下限,这除考虑了我国现阶段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的客观规律和国内生产总值基数明显增大的因素外,更重要的是考虑了经济增长与就业直接相关,稳增长实际上就是要保就业。2008—2009年,实际上相当于接受过一次“压力测试”,当时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一度降到7%以下,城镇就业出现了严重问题,有一两千万农民工失业返乡。

确定这样一个下限目标值,也是为了保持发展的连续性,给市场和社会一个稳定的预期。经济增长速度的预期目标是从历史演化而来的,前些年经济增长速度达到两位数,2011年为9.3%,2012年为7.7%,平稳过渡到2013年7.5%左右的预期目标,这是一个既不低也不是无法实现的增长目标。因为我国正处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的时期,有机遇、有条件、也有能力在相当长一个时期保持合适的增长速度。

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定为上限,也是考虑了很多实际情况,包括上年翘尾、当年价格改革等因素。价格问题不可小视,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以及虚拟经济发展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频繁波动,加上近年来主要国家持续实施超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的影响不得不防,控制通胀更显重要。当然在经济发展中,还可能会出现物价水平持续下降的“通缩”或者物价上涨和增长放慢并存的“滞胀”等现象,也需要有政策组合去应对。

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框架

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和经济转型的发展阶段,宏观调控有着多重目标,需要远近结合、标本兼顾。宏观经济政策框架不仅要有经济总量政策,还必须要有调结构措施和促改革举措。同时,把宏观经济政策框架与经济运行合理区间配合起来运作,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既不能因宏观经济指标的一时小幅变化而改变政策取向,影响来之不易的结构调整成效甚至失去机遇,也不能对出现大的起伏缺乏警惕和应对准备。这样,才能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当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时,宏观经济政策框架中的总量政策保持基本稳定,主线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点是调整经济结构,推动力是释放改革红利,更好地把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结合起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不断增强市场活力、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后劲。当经济运行逼近下限时,由于没有滑出下限,合理区间内的政策组合和基本取向坚持不变,同时注重发挥调结构措施、促改革举措对稳增长、保就业的促进作用。

2013年上半年,出口大幅波动,经济持续下行,中央财政收入出现多年少有的负增长,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一度异常升高,国际上出现中国经济可能“硬着陆”的声音。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采取短期刺激措施,不扩大赤字,不超发货币,而是增加有效供给,释放潜在需求,沉着应对市场短期波动,保障经济运行不滑出合理区间,让市场吃了“定心丸”,成为经济稳中向好的关键一招。2013年财政赤字控制在预算范围内,广义货币M2增长13.6%,符合调控要求。

当经济运行越出合理区间时,宏观经济政策更多地侧重于稳增长或防通胀,对经济总量政策进行适时适度调整,同时更有力地把调结构措施、促改革举措落在稳增长或防通胀上,但也要防止过度使用行政手段进行市场干预。一旦经济运行超出预期,出现大幅波动,则要果断采取措施,对经济总量政策做重大调整,包括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让经济运行回到合理区间,避免发生“硬着陆”或经济过热。

三、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

经济发展既要完成年度主要任务,还要为长远发展打好基础。这就需要配套用好经济总量政策、调结构措施、促改革举措,努力形成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三者相互融合、协同推进的局面。

1.财政和货币政策注重用好增量、盘活存量。2013年,在保持经济总量政策稳定的同时,财政政策优化了支出结构、加快了支出进度、扩大了结构性减税范围。整合压缩了专项财政转移支付,压减了一般性支出,对小微企业实行了税收优惠,摸清了全国政府性债务底数。货币政策按照有保有压的原则,加大了对“三农”和小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过剩产能并购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大了对居民家庭首套住房、大宗耐用消费品、教育、旅游等消费的金融支持力度,发展实体经济,助推消费升级。

2.调结构措施着重在大结构调整上下功夫。2013年,继续把扩大内需作为调结构的主攻方向,增加投资的重点是加强环保、铁路、地下管网等薄弱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消费的重点是培育信息等新的消费热点。同时,继续稳定和拓展外需,实施稳定外贸增长的政策。发挥区域和城乡结构调整的一举多得效果,进一步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支持东部地区推动产业层次向高端迈进,鼓励地区之间产业合理转移,促进形成新的区域增长极。推进新型城镇化,重点在形成共识的方面加大了工作力度,实施了五年改造1000万户棚户区的计划,放开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户口限制,新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666万套。通过发展服务业和创新驱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出台了促进养老、健康等服务业发展以及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继续推进了科学体制改革,实施知识、技术创新等工程,一批关键技术实现突破。

3.依靠改革开放实现稳增长和调结构。2013年,抓紧推动了看得准、具备条件、牵一发动全身的改革措施。国务院把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作为第一件大事,分批取消和下放了416项行政审批等事项,这些改革的红利已经显现。实行铁路政企分开,全面放开铁路建设市场,向地方和社会资本开放城际和市郊铁路、资源开发性铁路等所有权和经营权。将“营改增”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减轻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税负,助推产业专业化分工和产业结构升级。出台了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放开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推动了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进一步改革,出台了天然气价格调整方案。设立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大服务业领域对外开放,试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探索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新路径。

总之,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就是为了处理好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短期政策和长期战略、政策取向与市场预期的关系,保持宏观经济运行环境稳定,不断增强市场经济的活力和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孙国君)(来源:国研室)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