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194万吨,比上年增产1236万吨,增长2.1%,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个“十连增”,连续三年保持在5.5亿吨以上。在连续九年增产的高起点、高基数上,在国际粮食市场价格持续下降、国内外粮食价格差距不断拉大的情况下,在日益加剧的资源环境约束和严重的旱涝灾害面前,粮食生产再创历史新高,既非同寻常也来之不易。这一巨大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五个方面:
一、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推动重农“抓”粮
这是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的重要保障。面对我国粮食连年增产和进口持续增加并存的复杂局面,中央在客观总结过去一个时期我国农产品供求关系、科学把握未来农产品供求趋势的基础上,作出了我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求仍然处于“总量基本平衡、结构性紧缺”的重大判断,明确要求毫不放松地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新一届国务院召开的第一次全体会议明确提出,持续发展经济,必须稳住农业;继续加大“三农”投入,把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到位,鼓励和引导农民扩大粮食、油料、蔬菜等农作物种植面积。此后,针对东北主产区严重春涝和夏秋洪灾、南方稻谷主产区持续高温干旱等影响农业生产的突出问题,国务院先后多次召开常务会议和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促进粮食和农业生产政策措施,启动实施黑龙江“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各地区认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把发展粮食生产、保障农产品供给作为农业农村发展的首要任务不动摇,全面加强“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的落实,扎扎实实重农抓粮。各有关部门积极转变职能,加快清理、下放和取消不合理的涉农审批事项,及时强化对农业生产的服务和指导,大力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二、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加大,有力调动农民“种”粮
这是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的重要基础。在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严重倒挂的情况下,为保障种粮农民的合理收益,保护和调动农民从事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国家对小麦、稻谷等重要粮食品种继续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并根据生产成本上升情况提高最低收购价格。2013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提高到每50公斤112元,比上年提高9.8%;早籼稻、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提高到每50公斤分别132元、135元和150元,分别比上年提高10%、8%和7.1%。对玉米、大豆等继续执行临时收储政策,扩大收购范围、加快收购进度。加强对粮食进口的管理,加大对粮食走私行为的打击力度,着力维护国内粮食市场稳定。除继续增加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农业“四补贴”资金规模,加大粮油大县财政奖补力度外,中央财政还将新增农业补贴向主产区和优势产区集中,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倾斜,并在粮食生产的关键时节及时追加资金用于支持水稻集中育秧、“一喷三防”等防灾减灾关键技术推广。同时,把清理取消涉农行政审批事项作为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内容,深入推进财政涉农资金和项目统筹整合,加快盘活结余资金,最大限度挖掘资金潜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这一系列含金量高、针对性强的政策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6.79亿亩、比上年增长0.7%。
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不断夯实根基“稳”粮
这是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的重要条件。2013年,围绕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生产能力,党和政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既利当前更惠长远的政策措施,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许多新的进展。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深入实施,耕地保护补偿试点和深松整地、秸秆还田等保护提升土壤肥力项目实施范围进一步扩大,耕地持续增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灌排泵站更新改造、中小河流治理步伐加快,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高效节水浇灌、雨水资源集蓄利用、堰塘整治等工程建设力度加大,农业防汛抗旱减灾能力进一步增强。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专项补助资金继续增加,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的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的及时程度和到位程度明显提高,农业灌排工程运行管理费用由财政适当补助的政策加快落实,农田水利设施产权改革和运行管护机制创新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发展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农业生产条件的加快改善,有力支撑了粮食和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四、科技服务及时到位,有效促进科技“兴”粮
这是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的重要依靠。党和政府针对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过程中呈现出的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增产难度加大的阶段性特征,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粮食和农业发展从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转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现代种业为重点的农业科技创新,不断强化农业科技服务,新的优良品种选育进程明显加快,新技术推广应用明显提速。科研机构与农业示范园区结对活动深入开展,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不断健全,农业生产技术分区域、分品种的指导更加具体。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开展粮食高产创建,高产高效技术模式推广应用基本实现了粮食主产县的全覆盖,辐射带动了大面积粮食均衡增产。以更大力度实施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和测土配方施肥普及行动,集成推广了一大批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良种良法配套、关键技术集成、农机农艺融合应用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各地积极总结推广适合各自实际的农业增产技术体系和生产模式,加快探索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推广和服务模式,组织农技人员因时、因地、因人开展农技服务,让农民用上更多的新品种、新技术。2013年,全国粮食单产再创历史新高、达到358.5公斤/亩,比上年增加5公斤/亩,单产增加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67.9%。五、抗灾救灾扎实有效,通过防灾减灾“保”粮
这是实现粮食生产“十连增”的重要保证。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地域广阔、气候类型多样、气象条件复杂的大国而言,粮食能不能实现稳产增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防灾减灾工作水平。2013年,面对地震、干旱、洪涝等严重自然灾害,党和政府在坚持不懈地加大防灾减灾投入力度、加强防灾减灾基础能力建设的同时,积极创新防灾减灾工作方式,建立起以地方为主、中央各部门和有关方面统一对口省里的一体化应对机制,为发挥地方政府贴近基层、统筹协调的优势和提高抗灾救灾工作效率创造了有利条件。各地区和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中央的部署,牢固树立避灾、减灾、救灾就是增产的理念,切实把农业防灾减灾工作贯穿于农业生产全过程,积极避灾、科学减灾、主动救灾,努力做到防在灾害前面、抗在关键时点、救在第一时间,最大程度地减少了灾害损失。在南北粮食重要主产区分别遭受严重旱、涝灾害的情况下,13个粮食主产区除安徽、湖南两省略有减产外,其他省区都有不同程度增产,占全国粮食产量的比重还比2012年增加了0.3个百分点、达到76%。(张顺喜)(来源:国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