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强调坚守耕地红线?

2014年03月21日10:04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政府工作报告 耕地红线 预警预报 耕地平衡 审批制度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学习问答

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在我们这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土地问题始终是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土地问题中最为重要的是耕地。保护好耕地,坚守耕地保护红线,既是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大计,也是维护当前改革发展稳定良好局面的当务之急。

我国耕地资源稀缺,在不到世界10%的耕地上,承载着世界20%以上的人口。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人多地少的矛盾极为尖锐和突出,有限的耕地资源还在减少。耕地后备资源也严重不足,60%以上分布在水源缺乏或者水土流失、沙化、盐碱化严重的地区,通过开发补充耕地的潜力十分有限。耕地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我国人口将继续增加,人地矛盾将更加突出。我们既要考虑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也要为子孙后代留下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唯一的出路就是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护和利用好每一寸土地,除此别无选择。在土地问题上,我们绝不能犯不可改正的历史性错误,贻祸子孙后代。

坚守耕地红线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十三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国一件头等重要的大事。粮食生产的基础是耕地。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最根本的是要保护耕地。201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迈上12000亿斤的新台阶,实现了“十连增”,主要农产品供给连续增加,但农产品需求增长的速度更快,供求关系一直处于紧平衡状态。近些年,不少农产品都需要靠进口来弥补缺口,这导致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由过去的顺差转为逆差并呈快速增加态势,部分重要农产品自给率不断下降,其中粮食自给率已低于90%。2004年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为46.5亿美元,2008年突破100亿美元,2010年突破200亿美元,2011年突破300亿美元,2012年突破400亿美元,2013年超过500亿美元。2013年全国农产品进口增加5.7%,其中谷物净进口1358万吨,增长4.8%;大豆进口6337.5万吨,增长8.5%。根据净进口量和当年全国单产水平测算,2013年我国粮棉油糖四大产品净进口量相当于8.62亿亩耕地面积的产出量,比2000年增加5倍。

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随着人口总量增长、城镇人口比重上升、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农产品的工业及能源用途拓展,全社会对农产品数量、质量、品种的需求将进一步提升,保障农产品总量平衡、结构平衡和质量安全的压力越来越大。适当进口一定数量的农产品,对保障我国市场供应、缓解资源环境压力是有利的。但是必须看到,对国际市场不能过度依赖。国际市场可贸易粮食总量有限,大量进口会带来价格上涨,引起其他进口小国的不满。尽管全球后备耕地资源理论值很大,但受地缘政治、生态环境、交通等基础设施制约,真正能开垦的并不很多。国际市场在很大程度上是全球粮食风险的集中释放地。粮食是一种特殊商品,消费稳定,而生产波动大,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相互交织。各主要国家为保护自身利益,在粮食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之间,都建有不同形式的防护墙,都将促进国内市场稳定作为重要政策目标,将粮食风险推向国际市场。因此,国际粮食价格的波动幅度,大大高于各主要国家的国内市场。在全球粮食紧张时,那些对粮食进口依赖程度高的国家,往往发生混乱,而那些粮食出口国往往会限制粮食的出口。如果我们的进口量过大,在真正需要粮食的时候,并不一定能够买到粮食。作为一个十几亿人的大国,一旦粮食出现大的问题,谁也救不了我们,即使再有钱、出高价也不一定能从国际市场上买得到、买得够,后果不堪设想。国内外历史上曾多次出现因农产品严重短缺,导致物价飞涨、社会动荡、现代化进程受阻的情况,代价巨大、教训惨痛,必须深刻汲取、引以为戒。因此,我们必须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好吃饭问题,牢牢地将饭碗端在自己手上,统筹谋划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始终把握粮食安全的主动权。做到这一点,要构筑稳固牢靠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就必须牢牢坚守耕地保护红线。

坚守耕地红线,要牢固树立保护耕地的意识。要从国家全局着想,为子孙后代负责,绝不能以过多占用耕地为代价来换取一时一地的经济增长。要建立耕地保护责任考核体系,把是否珍惜土地、保护基本农田,作为考核政绩的重要内容,列入任期目标责任制。要切实保护好基本农田,千方百计保住全国现有的基本农田,不折不扣地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基本农田要落实到地块和农户。基本农田一经划定,就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任何地方和单位不得随意调整和占用。符合法定条件确需调整和占用的,必须报国务院批准。要全面加强耕地用途管制,坚决打击各种乱占滥用耕地的违法行为。在城乡建设上,要集约节约用地,尽量少占或不占良田;在监管上,要利用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对必保的耕地进行全天候监测,对违法占地责任人严肃问责。要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的制度,建设用地要尽量少占耕地,确需占用耕地的必须按程序严格审批,并补充数量、质量相当的耕地,防止占多补少、占优补劣。耕地占补平衡只能在本省(区、市)范围内进行,不能跨省进行。

耕地红线既包括数量,也包括质量。要采取综合配套措施,大力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加大对退化耕地、新补充耕地及新建高标准农田土壤改良和地力培肥力度,不断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完善耕地质量监测预警预报、耕地质量定期调查和耕地质量占补平衡制度,建立耕地质量监督管理机制、耕地质量建设长效投入机制。组织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大力推广秸秆机械粉碎还田腐熟技术。采取综合配套措施加大对退化耕地、新补充耕地及新建高标准农田土壤改良和地力培肥力度。在北方部分省开展专业合作组织、种粮大户集中堆沤秸秆试点工作。全面推进深耕深松。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积极支持高效肥和低残留农药使用、规模养殖场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使用有机肥、推广高标准农膜和残膜回收等试点。

坚守耕地红线,还要大力推进节约和集约用地。目前我国土地利用效率较低,浪费现象十分严重,节约用地的潜力很大。解决土地供求矛盾,要着重在提高现有土地利用率上下功夫,把节约土地放在首位。要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增量,努力盘活土地存量。新上项目首先要利用存量土地。现在各个方面可以利用的存量土地很多,要加快盘活存量土地,禁止闲置土地。加大税收调节力度,提高土地保有成本,不能让囤积土地者发横财。要严格用地定额标准,工商业项目用地要规定单位土地投资强度和开发进度。要认真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对那些淘汰类、限制类的投资项目,要禁止或限制用地。大力推进土地利用集约化,引导企业提高土地利用率,鼓励建设多层厂房,开发区要积极推广标准厂房,提高土地容积率。鼓励利用荒地、废地等搞建设,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基础设施和公益性建设项目,也要节约合理用地。

坚守耕地红线,要全面加强土地特别是耕地管理。不断完善用地审批制度、节约使用制度,规范土地管理程序,充分发挥卫星遥感、航拍航测等现代科技手段,充分利用社会舆论、相关部门信息平台等,加强政府监管。严格土地执法,严肃惩处各种违法乱占滥用土地的行为。(郭玮)(来源:国研室)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