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来说,大飞机产业有独特的魅力和战略价值
3月31日,备受瞩目的大飞机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注册资本190亿元,其全称为中国商用飞机有限公司。公司最大股东国务院国资委,出资60亿元,持股33%左右;上海市政府投资成立的国盛集团出资50亿元,占股26%;其余股东为中国一航、中国二航及宝钢、中铝、中化等大型国企。
该公司管理层亦于近日悉数亮相,国防科工委主任张庆伟出任公司董事长,国防科工委副主任金壮龙出任总经理。
据《大型飞机方案论证报告》,国产大飞机项目初步测算投资研制经费约600亿元。其中用于大型民用客机的研制费用约为400亿元,用于大型军用运输机研制的费用约为200亿元。
虽然中国一航方面透露,大飞机项目将多渠道募集资金,不排除民营资本介入其中。但鉴于大飞机项目高投资高风险,且投资回报周期长等因素,目前民营资本甚或国际资本介入并不容易。
为什么是上海
事实上,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为改变我国客机依赖进口的局面,中央军委、国家计委向上海市下达了大型客机的研制任务,该飞机型号后命名为运十。由于缺乏市场及研究经费不足,运十项目于1986年下马。
20年后,上海再次承担重任。
《上海国资》获悉,决策层选定上海,有着充分考虑。
原国防科工委主任张云川曾表示,上海将成为中国大飞机总装基地。从技术上说,上海的力量是最强的。此前只有上海造过大飞机,其他地方都没造过。存在着一定的技术经验优势。从制造水平来讲,上海的机械制造业比较发达,有成熟的产业链和产业群。从运输上来看,上海也具有优势,长三角发达的水上运输、陆路运输是其他地方没法比的。
中科院院士王启明亦认为 ,上海的地理环境优势明显。因为造大飞机很多东西需要进口,如果选在内陆城市,成本将非常高。而上海既是国际大都市,又是港口,综合了很多条件。”
事实确实如此。总部设在上海的中航商飞,被中国一航以资产形式注入中国商用飞机有限公司,业内便分析主要是看重了中航商飞在市场开拓方面的经验,有助于大飞机公司今后的市场开发。《上海国资》记者就此事致电中航商飞市场与销售部副总经理陆铮,陆铮表示“中航商飞目前并没有什么具体动作,一切静观其变。”
市场之惑
据预测,未来20年中国航空市场将呈现爆炸性增长,民用客机数量将达2194架,市场容量大约在1800亿美元左右。波音公司则预言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美国以外最大的民用航空市场。
无庸置疑,对于中国来说,大飞机产业有独特的魅力和战略价值,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成智教授强调,中国不能没有自己的大飞机产业。“航空产业是战略产业,从某种意义来说,它对科技、经济、技术、加工等行业的带动,远远超过航天工业。”
但是面对波音空客对干线飞机市场的垄断现实,中国商用飞机有限公司的市场前景并不乐观。据《中国航空运输发展报告》显示,截止2007年年底,我国在册的大型飞机数目突破1000架,国产飞机数目只占到2%。而且飞机市场本身存在着一个实验性的悖论:飞机的可靠性建立在长期使用接受考验的基础上,而没有市场占有率的飞机,其可靠性又依赖于市场占有率。这是国内民航公司为什么愿意选择波音和空客的主要原因。
波音设备销售公司的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因此对国产大飞机项目持负面态度,该人士认为,国产飞机的购买成本比国外飞机低很多,但运营成本过高,而且维修保养等售后服务根本不到位。他以国产的神舟-60为例,按小时核算神舟-60的运营成本要比巴西产的ERJ支线客机高40倍。
一位国际航空公司的研究员亦表示并不看好国产大型民用飞机的市场前景,“因为航空公司显然会采购技术上已经非常成熟的波音,空客的产品 。”
况且,在研制过程中,专家们仍然极为担心是否能够冲破技术难关。
据了解,在众多技术难关中,发动机和新材料,尤其是复合材料技术,是目前我国发展大飞机项目的最大技术障碍。
巴西航空工业公司CEO莫里西奥•博泰罗认为,中国商用飞机有限公司在与美国波音公司及欧洲空客公司的竞争中既要在技术上有所突破,又要在其他一系列配套设施建设,包括飞机零部件的分包、物流的保障等因素,工作难度较大。
因此,中国商用飞机有限公司必须在飞机制造成本与运营成本之间找到一个经济的平衡点,并解决好保养维修等售后服务方面的问题,否则命运如何,很难预测。
但中国必须走这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