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宝钢入股必和必拓的意图是什么?曾准确预测出今年铁矿石涨幅的资深铁矿石专家徐向春表示,“如果是为了阻止必和必拓收购力拓,中铝已经间接达到了这一目的。如果是海外找矿,那么澳大利亚很多矿山,宝钢没有必要非要和必和必拓合作。”
分析人士认为,如果宝钢能入股必和必拓,那么即使在铁矿石谈判中失手,依然能够从铁矿石价格上涨中分享利益。
正值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访华之际,中澳两国之间在产业领域的一项“秘密”交易可能也正在进行。
昨天,《澳大利亚人报》援引北京消息人士称,中国正在计划购买全球铁矿石巨头必和必拓(BHPBillitonLtd.,BHP)股份,入股比例将超过9%,而且可能是宝钢集团将担此重任。该消息还表示,入股必和必拓一事可能是此次中澳两国高层会谈的一项关键议题。《澳大利亚人报》是澳大利亚最具影响力的全国性报纸,创刊于1964年,隶属于默多克的新闻集团。
昨日,各方均未能对此消息证实。宝钢方面称,尚未听到此消息,必和必拓对此也不做评价。分析人士更是一头雾水,“消息来得太突然,我们无法进行准确判断。”
陆克文“不会干预”
陆克文此次访华的一大意图,就是加强中澳两国在贸易、能源等领域的合作。此前中国铝业公司联手美国铝业公司,以140亿美元的价格已经购入澳大利亚另一家铁矿石巨头力拓的9%的股份。以此判断,中国企业再次巨资入股必和必拓的可能性极大。
外界评论认为,陆克文本次访华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同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商讨投资必和必拓一事。目前,中国入股必和必拓的计划正在进行中,但中国政府还没有宣布到底是哪一家金融机构,或者钢铁企业会参与其中。中国铝业似乎不太可能,因为它已经入股了力拓。
有消息称,中国政府将借陆克文访问期间,来试探澳大利亚政府对于外资收购的态度,这也是澳大利亚内部近期争论的焦点。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中国,在矿产资源领域,中国政府允许外资投资的比例也有限制。
陆克文昨天已经开始对中国为期四天的访问。8日,陆克文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发表演讲时表示,不会干预大宗商品市场。有时中国得到好的交易,有时澳大利亚的生产商得到好处,“大宗商品市场就是如此”。
“我们的挑战是,确保按照市场原则和在长期稳定供应的框架下行事,正如我们与友国日本多年来那样。”陆克文还举例说,有时买家觉得价格太高,有时生产商觉得过高,中国在与澳大利亚的液化天然气合同中就得了好处,而铁矿石正相反。
为什么是宝钢?
由于《澳大利亚人》报指出钢铁企业将入股必和必拓,中国最大的钢铁企业宝钢集团便被推上了前台。
昨天早报记者致电宝钢股份(600019),该公司权威人士称:“目前尚未听说过这个传闻。”新华海外财经也引用宝钢集团内部人士的话称,宝钢没有并购必和必拓的计划,对必和必拓的股价异常波动也不知情。“如果宝钢有任何收购的意愿,我应该知道,但到现在我没有收到任何消息。”
截至发稿时为止,必和必拓针对这一传闻并未发表正式的观点,而是以“不予置评”作为答复。昨天,必和必拓中国区企业事务与传播副总裁许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现在传闻太多了,在没有得到集团意见之前,我们不发表任何评论。”
不仅当事双方的态度不明朗,业内多家分析机构也对此一头雾水。曾准确预测出今年铁矿石涨幅的资深铁矿石专家徐向春向早报记者表示:“为什么会传出宝钢入股必和必拓呢?我们对这则消息实在看不懂。”
徐向春表示:“无论是战略投资,还是阻止‘两拓并购’,中铝入股力拓的目标就非常明确。但宝钢入股必和必拓的意图是什么?如果是海外找矿,那么澳大利亚有很多矿山,宝钢没有必要非要和必和必拓合作。如果是为了阻止必和必拓收购力拓,中铝已经间接达到了这一目的。”
铁矿石谈判仍胶着
徐向春更强调,海外并购本是高度机密的事,中铝收购力拓就是在外界毫不知情的状态下完成的。“现在消息传出,必和必拓的股价大涨,收购成本必然增加。”
实际上,受此传闻的影响,昨日,必和必拓在澳大利亚、伦敦、纽约等地上市的股票全面上涨,其中在澳大利亚股市上涨3.74%,报收于41.91澳元。
另一位铁矿石分析师胡凯也表示:“宝钢少量购买必和必拓的股票是有可能的,但大量购买则不现实,必和必拓在六地上市,市值远远大于宝钢,宝钢收购必然会引起现金流吃紧。”
目前,铁矿石谈判仍处于胶着状态,尽管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已经敲定了新年度65%的矿价涨幅,但由于澳大利亚的两家矿企———必和必拓、力拓公司不能接受这一价格,谈判还没有结束。消息人士称,两家公司提出要达到上涨85%的要求,以补偿海运费,不过这一消息未得到中国钢铁企业方面的证实。
实际上,作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大国,中国50%的铁矿石不得不依赖进口,这种尴尬的产业现状,已经达到了影响经济安全的程度,进军海外特别是矿产丰富的澳大利亚是不得已而为之。
分析人士指出,作为谈判的一方,宝钢集团所代表的中国钢企如果能入股必和必拓,即使在铁矿石谈判中失手,依然能够从铁矿石价格上涨中分享到股东的利益,这与中铝入股力拓的目标是一致的。除了宝钢之外,其他金融机构也可担此重任。
◇记者观察
不能再当“狙击手”
无论宝钢入股必和必拓的消息真伪,似乎都不能阻挡中国钢铁企业海外找矿的步伐。去年11月份以来,必和必拓提出了竞购力拓,使全球钢铁企业大惊失色。今年2月中铝公司联合美铝公司,出资140亿美元,在二级市场上购买了9%的力拓公司的股票,这场并购案暂告一段落。
不过,中国果真能阻止“两拓并购”?此事尚存悬疑。
摆脱“中铝式”的定位
事实上,由于必和必拓和力拓的60%股东是重复的,说服股东对这桩并购案投赞成票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更重要的是,力拓之所以拒绝必和必拓伸出的橄榄枝,真实意图在于对方的报价太低,未能体现出公司的价值,而非拒绝并购。
所以,一旦6个月后必和必拓提高收购报价,力拓极有可能改变最初的态度,两家公司可能会合二为一。早报记者接触的多位分析人士,普遍持上述观点。由此不难理解,中铝公司董事长肖亚庆称,这是战略投资,合适的时候会将持有力拓的股权出售给必和必拓,其实含有深意。
这种深意是,前一阶段担当“狙击手”的角色,搅黄“两拓并购”。退一步,若必和必拓提高收购报价,可将所持有的股份悉数抛出套现。
不过,此次无论宝钢或者其他企业入股必和必拓,一定要摆脱“狙击两拓并购”的定位,而是立足于海外寻找资源,保障国内资源供应的角度。前者多是被动而为;而后者才是维护国内钢铁企业的利益根本之道。
眼中不能只有“两拓”
澳大利亚的矿山企业众多,除了两大世界级巨头必和必拓、力拓之外,还有众多的中小型矿山,其中不少企业因为缺乏资金而“望矿兴叹”,比如后起之秀FMG,就曾专程来到中国寻求投资,这给中国企业带来了一个绝好的机会。
国内市场充裕的流动性,使得中国企业海外收购成为可能;而大宗商品特别是石油、铁矿石的对外依存度偏高,又使得海外收购成为必须。特别是在美元对人民币急剧贬值背景下,与其坐待巨额的外汇缩水,不如抢先到海外收购。
显然,两国在能源和资源领域存在互补性,中国的资金进入澳大利亚与双方的经贸都有利。如果再抱着“狙击手”的目的,其动机先令澳大利亚生疑,进而增加变数。(来源:东方早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