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文章指出,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仍将处于高位
去年全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平均上涨4.8%,为1997年以来近10年的最高涨幅。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已进入通货膨胀周期?
新华社昨日发表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的署名文章《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洋洋洒洒7000余字。
文章指出,目前中国的价格上涨尚不足以构成明显的通货膨胀。文章认为,本轮价格上涨,主要是由食品价格上涨带动的,从范围上看,是局部上涨而不是全局性上涨;从幅度上看,是适度上涨而不是过度上涨;从趋势上看,是阶段性上涨而不是持续性上涨;从性质上看,农产品相对于非农产品的价格上调,是比价趋向合理的上涨而不是趋向扭曲的上涨。
CPI在5%以下可容忍
新华社文章警示,尽管中国有条件避免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但从各方面矛盾看,仍需高度重视通货膨胀的压力和风险,努力保持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
文章称,在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4.8%中,食品价格上涨12.3%,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4.1个百分点,占全部涨价因素的85.4%。食品价格上涨,又主要集中在猪肉和食用植物油。可以说,这一轮价格上涨主要是由部分食品因周期性、突发性因素造成的供给不足带动的,而不是总供给和总需求失衡引发的全面通货膨胀。居民消费价格4.8%的涨幅,依然在可接受的5%价格上涨区间内。
文章认为,当前中国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目前,中国商品市场70%以上的工业品和80%以上的消费品供过于求,仅有极个别商品供给相对不足。猪肉、食用植物油、粮食和食品的价格涨幅虽然较高,但只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价格涨幅就会在一段时间后稳定下来并有所回落。
资产也在积累通胀风险
在保持谨慎乐观的同时,新华社文章提醒,从各方面矛盾看,通货膨胀压力和风险仍然较大。
次贷危机和美元持续贬值,推动了全球能源和重要商品的价格波动,从外部输入上加大中国通胀压力。
此外,当下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低成本资源和生产要素的高强度投入,这将从成本推动上加大通胀压力。
新华社文章称,通货膨胀从本质上讲是货币现象,货币流动性过剩必然从需求上加剧通胀压力。近几年,居民收入结余大量流入房地产和股票市场,资产领域在吸收过剩流动性的同时,也在积累通胀风险。
虽然通货膨胀压力在前,但新华社文章明确表示,中国有条件避免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
文章提供的依据是,中国财力已今非昔比。此外,2007年粮食产量突破1万亿斤。小麦、稻谷、玉米国内供需基本平衡,库存充裕。在粮食价格基本平稳的情况下,食品价格总体不会出现大幅度上涨。生猪生产逐步恢复,预计今年第二季度以后猪肉价格有望明显回落。绝大部分工业消费品供大于求,价格可以保持基本稳定。
提出六点建议
新华社文章指出,从今年的趋势看,由于通胀压力的释放要有一个过程,加之去年涨价滞后影响较大,上半年CPI仍将处于高位。
为此,文章提出以下六点建议:
一是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调。
二是加强粮食、食用植物油、肉类等重要农产品和重要商品的生产和市场供应。
三是严格控制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调整。各方面对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的呼声较高,但考虑到近几个月价格总水平上涨幅度较大,而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不是短期内能完成的,应适当延缓有关改革方案的出台,在价格涨幅趋缓后再择机出台。
四是加强对重要生活必需品的价格监管。
五是完善和落实因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的补助办法。
六是加强对重要商品国内外市场价格监测。 (来源:东方早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