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来自广东省检验检疫局的消息显示,在WEEE指令(《废弃电气电子设备指令》)、RoHS指令(《关于在电气电子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之后,欧盟另一项带有技术壁垒性质的指令--EUP指令(《用能产品生态设计框架指令》),又出现在中国企业面前。
制造界人士表示,尽管还只是一个框架性指令,但针对产品能耗要求的EUP指令将首先影响到我国热水器、电动发动机系统、住宅及第三产业的照明设备以及暖气、通风和空调系统的出口,广东十余类相关优势产品出口极有可能受阻欧盟市场。
针对能耗的第三波“绿色指令”
中国制造业人士对欧盟的指令并不陌生。去年8月实施的WEEE指令主要针对废弃电子产品的处理问题,今年7月实施的RoHS指令则针对有害物质,都对我国企业进入欧盟造成了显著的负面影响。
事实上,EUP指令本质上也同前两个指令一样,属于对产品的环保要求,因此也被称为第三波“绿色指令”。来自广东省检验检疫局的有关消息显示,EUP指令要求企业在设计新产品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功能、性能、材料、结构、外观等常规因素,还要考虑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对能源、环境、自然资源的影响程度,同时要求符合EUP指令要求的产品须附上CE标志,才能取得产品投放欧洲市场的通行证。
广东省检验检疫局有关负责人说,由于该指令贯穿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而且该指令的出台不对技术细节作出规定,在执行时具有极大的操作灵活性,因此EUP指令将影响全球所有大规模电子产品制造商和多数小型制造商。对不少中国企业而言,该指令无疑是一个更为隐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EUP指令目前还只是一个框架性指令,尚没有具体的环境化设计要求,不过欧盟各成员国最迟将于2007年8月前制订出对关联产品的具体要求。
业界人士表示,EUP指令将比WEEE指令、RoHS指令更加严格,且涉及面更广,电气、电器等厂家尤其是出口数量较大的厂家,应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三指令大幅增加制造厂家成本负担
机电产品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广东机电产品对欧出口贸易量约占全国的1/3。2005年广东对欧盟出口机电产品265.2亿美元,占广东对欧盟外贸出口额的75.6%。
然而,广东省部分电气设备制造基地的调查表明,尽管与以前其他环保法令的覆盖面相比,EUP指令可谓更加严苛,但由于近年来各制造业企业疲于应对各类指令,目前大多数企业居然对EUP指令知之不多,更无从谈应对。
中山市检验检疫局日前公布的一项摸底调查显示,在“中国灯饰之都”中山古镇,大多数企业对“新投放欧盟市场的电子电气设备不得超量含有重金属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以及多溴二苯醚等六种有害物质”的RoHS指令已有一定了解,但对EUP指令则是十分陌生,少数企业只是听说过这个指令,但对其具体内容并不了解。
调查指出,该指令将对照明企业的产品出口产生非常直接的影响,但不少厂家在生产设计开发时仅考虑灯饰的质量、外观、款式是否合乎客户要求,而对产品生命周期中环境因素一项未纳入考量。
在调查中,一些企业表示,名目繁多的贸易壁垒,使得产品在前期获取信息阶段、设计阶段、制作阶段、后期认证阶段都要承担不少的额外费用,大大增加了产品输往欧盟的成本,一些设计能力差、技术落后、规模较小的企业很有可能因缺少应对技术和资金而出口无门。
三波冲击暴露我外贸缺陷
从WEEE指令、RoHS指令,到EUP指令,中国企业为什么总是遭遇欧盟的“技术壁垒之痛”?
有关专家指出,三波“绿色指令”既凸显了欧盟地区针对进口产品设立贸易壁垒的不良意图,也暴露出我国企业长期停留在国际产业链条末端、环保意识不强、核心技术标准缺失的重大缺陷。
有关专家此前就WEEE、RoHS两指令指出,外商投资企业是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主力军,但为其承担零部件配套的却大多是中国本土中小企业。对于跨国公司来说,对零部件进行控制就可以规避指令带来的风险,而配套厂商必须使自己的产品符合要求,这就使得指令带来的压力和影响转移到了本土中小企业身上。和RoHS指令一样,EUP指令也给那些对高质量、高等级的上游原材料以及整条生产链掌控能力不足的中国企业造成了突出的成本压力。
目前距离EUP指令具体实施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广东省检验检疫部门表示,各相关企业不应再持消极等待或观望态度,而应该尽早了解各欧盟国EUP指令的主要内容,并结合自身产品缺陷进行“查漏补缺”。
另一方面,出口企业要加大对科技和人才的投入,提高自身产品质量,特别是环保性能,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把好原材料关、生产安全关和出口检测关,确保产品符合安全、卫生、环保的质量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