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中国女干部比例近40% 已有9位女性国家领导人 妇女就业比例45% -4月份CPI维持3%高位 央行或有后续紧缩政策 CPI向上趋势难改 -第60届世卫大会再度拒绝涉台提案 国际卫生条例适用于中国全境 -交行A股开盘14.20元涨79.75% 海外投资者一周内从股市撤出$5亿 -中石油获世界最大汽田钻探权 国企将成企业义务石油储备主力 -基金私募将开闸 单笔不低于5000万 银行参与股指期货将有章可循 -"十一五"我国将重点发展八大高技术产业 扩大民用飞机产业规模 -中国6省份争夺第3个新特区名额 长三角城市居民收入增14.6% -免费师范生办法出台 国家鼓励终身从教 须回生源地执教十年以上 -中国将采取五项举措提高企业职工工资
东营经济开发区:以企业为本 再造发展新优势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6 年 08 月 14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落实到开发区就是要坚持“以企业为本”,以服务企业发展、维护投资者利益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作为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的山东省东营市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前沿阵地,东营经济开发区坚持把软环境建设作为开发区发展的生命线工程来抓,以亲商、安商、富商为目标,不断创新服务理念和机制,以服务企业为核心,全面优化投资软环境,再造发展新优势,推动区域经济更快更好发展,成为是环渤海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域之一。

创新服务理念,优化企业外部投资环境,打造开发区产业聚集新优势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形势,东营经济开发区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将打造国内一流的投资环境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来抓,不断提升开发区的对外吸引力。

一是开展个性化服务,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按照“工业立区强区,服务业富区养区”的思路,制定实施了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意见,针对我市金融、保险、中介等行业特点,按照区别对待的原则,制定了针对性强的扶持政策、土地优惠政策,大力吸引现代物流业和金融、保险、中介等项目入区。目前,已有市商业银行、安邦财产保险、中华联合财产保险等20多家金融、保险机构已经或即将在开发区设立分支机构,开发区金融“洼地”效应日益显现。为进一步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投资200余万元,委托中山大学规划设计院编制东四路以西、黄河路以南区域控制性详规。对于该范围内的工业用地,本着双赢的原则,逐步实施“退二进三”,吸引现代服务业项目及企业总部入区,建设金融服务区、外商居住区、星级酒店、高档购物娱乐区,逐步打造与国际标准接轨的仿真环境。

二是不断推进政策创新,打造国内最优的政策环境。为吸引高新技术项目入区,制定出台了《开发区科技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开发区种子基金管理办法》等配套扶持政策,发挥科技发展专项资金和种子基金的作用,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不断健全完善各项鼓励出口的优惠措施,对区内出口大户予以重奖,严格落实出口退税政策,确保出口退税资金落实到位,保护出口企业的积极性;全面贯彻“零收费”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加工制造业企业和科研类项目,免缴74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或由管委会代缴,有效降低了企业前期费用和生产成本。

三是不断加强机制建设,打造务实高效的行政环境。工作中,深入贯彻“四个零”(零距离接触、零收费管理、零投诉服务、零障碍发展)服务理念,建设了现代化的“一站式”政务服务大厅,实行项目审批“一条龙”服务和项目代办服务,全程无偿为外来投资者和区内企业代办或领办各方面的审批服务程序,真正做到了“只要项目定了干,一切手续我们办”。积极落实政务公开制,大力加强0A办公系统建设,全面推进网上办公,管委会一切审批手续全部实现了网上运转,营造了公开透明的行政环境。积极开展机关规范化建设,先后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OHSM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成为全省首家通过三个体系认证的开发区。四是不断加大执法力度,打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不断完善机构设置,在原有开发区公安分局的基础上,相继成立了维护稳定办公室、安监分局、执法分局、消防大队、交警中队等机构,形成了体系完备的执法体系。以基层派出所建设为契机,成立了3个基层派出所,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实施“网格化巡逻”,推进民警进社区、进企业,构筑起完善的人防、物防、技防体系。发挥区域“封闭式管理”的优势,大力开展联合执法行动,自去年夏季以来,组织公安、执法等职能部门开展了以打击盗窃、车辆超载为重点的“零点行动”,集中力量打击各类盗窃、车辆超载等违法行为。行动以来共盘查嫌疑车辆112辆,可疑人员83人,抓获违法人员8人,处罚超限、超载等违法车辆21辆,开发区治安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成为治安稳定、居民人心安定、投资者信心坚定的平安区域。

创新服务内容,优化企业内部经营环境,打造开发区服务发展新优势

2006年,东营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重点围绕“项目洽谈、项目审批、建设管理、投产后服务”这一工作主线,全力构建四个服务平台。

一是构建项目投资促进服务平台,全面落实项目入区前的一条龙服务。以开发区专业招商机构东凯投资促进公司为载体,面向全国引进专业招商人员30余人,打造出了一支与国际接轨的专业招商队伍,对所有拟进区的项目提供产业研究、项目接待、项目洽谈等项目入区前的一条龙服务,提高项目洽谈成功率。

二是构建项目审批服务平台,全面提升项目入区后的审批服务效率。进一步梳理审批流程,精简审批内容,优化办事程序,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作环节;对现有行政审批系统改造升级,改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实行“一家牵头、抄告相关、同步审批、限时完成”的审批方式,缩短项目开工前的审批服务时限;全面推行“绿色通道”制度,对于投资数额大、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项目,以及区内龙头企业或信用较好企业新上项目,直接进入“绿色通道”程序快速优先办理;加强项目巡视工作,针对巡视过程中企业提出的问题,按照“统一受理、分责处理、限时办结”的原则及时分解办理。今年3月初,管委会班子成员和全体中层干部,集中时间对区内在建和投产的项目逐个进行调研,对发现的问题现场拿出解决措施,切实帮助企业加快发展。

三是构建项目建设服务平台,加大待建、在建项目推进力度,全面优化项目开工后的建筑市场秩序。工作中,以规范整顿建筑市场秩序为重点,强化市场准入清除机制,深入开展好清理工程款及农民工工资拖欠工作,坚决落实建设领域工资保障金缴纳制度,努力为投资者提供优良的工业生产及生活设施建设环境。今年以来,对不讲诚信,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的7家建筑企业、22个项目负责人、5个工程建设项目进行通报批评,并禁止其进入开发区建筑市场。

四是构建投产企业服务平台,全面提高项目竣工投产后的经济社会效益。全力做好区内企业的扶大促优工作,对于区内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企业,给予更大的发展空间,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实施更强的帮扶措施,提供更优的服务,尽快实现骨干膨胀,群体扩张。对胜利高原第三工业园等10大在建项目,由管委会班子成员牵头,每个项目跟上一个推进服务小组,促其加快建设速度,尽快投产达产。全面改善开发区融资环境,开展不动产登记抵押贷款,放开土地抵押贷款限额,积极开展银企对接活动,与市内金融部门签订企业金融业务合作协议,给银行以适当的风险补贴或物质奖励,鼓励其为区内企业贷款,切实解决困扰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实施企业家培训工程,设立了50万元的培训基金,定期对区内企业家进行培训,提高其素质。成立了由30多家区内重点企业参加的“黄河口企业家俱乐部”,定期组织企业老板外出考察学习,每周五早晨召开区内企业早餐会,切实增进企业与管委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了解与合作。今年年初,方圆公司为高原公司担保贷款3亿元,为高原公司的发展解了燃眉之急;在开发区管委会的积极运作下,华泰化工与美国杜邦公司成功签订原料供应协议,由华泰化工为杜邦钛白粉项目提供每年20万吨的氯碱供应,有力支持了企业的发展。为解除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开发区管委会还组织实施了“三个十”工程,集中解决困扰区内企业职工和群众的住房、公交车、弱电管网等实际问题。

创新监管体制,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打造开发区市场秩序新优势

东营经济开发区作为全市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前沿阵地,入区企业日益增多,基建工程量不断加大,如何维护好公开、公平的市场秩序,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成为摆在开发区管委会面前的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工作中,开发区管委会牢固树立“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廉政建设”的思想,在搞活经济的同时,坚持做到廉政先行,不断加大警示教育力度,健全完善各项监督管理机制,深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打造了一致清正廉明、务实高效的干部队伍。同时,严格执法行为,切实做到文明执法,热情服务,对于侵犯投资者权益的人和事,一经投诉,严肃查处,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针对开发区基建工程市场的实际情况,开发区全面贯彻落实“一项工程两个方案”制度,严格工程招标、过程和资金的监管,实现了“工程保质、干部保廉、群众满意”的综合效果。

一是严格工程招标监管,确保工程招标公平公正。成立了专门的的监督监察领导小组,负责招标工作的监督管理,招标时从监督监察领导小组中,随机抽取1名组员与特邀的市纪检监察员配合,对招投标的全过程进行现场监督;全面推行事前论证制度,针对每项工程的实际情况,对标书的内容进行分析论证,重点确定每项工程对施工企业的资质等级、从业业绩、商业信用等的基本要求,保证中标施工企业的实力专长与工程建设实际要求相适应,力争为每项工程选择一个“黄金搭档”。

二是严格工程过程监管,确保工程施工稳步健康推进。首先是严把施工企业资质关。组织专门人员对拟中标施工企业资质进行严格复查,对实际资质与投标时所报资质不符、信誉度低或有不良施工记录的施工企业坚决取消其中标资格。截至目前,已取消13家施工企业中标资格,为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奠定了基础。其次是严把工程监理关。对按规定需纳入工程监理范围的工程,全部通过公开招标,选择实力强、信誉好的工程监理中介机构负责监理业务。最后是严把工程质量关,对违反国家规范的施工标准,粗制滥造、偷工减料、出现“豆腐渣工程”的施工企业,除按规定要求其返工、交纳罚款并赔偿损失外,还给予黄牌警告,凡被黄牌警告达到两次者,不得继续承揽开发区内的基建工程。

三是严格工程建设资金管理,确保监督制约刚性有力。不断加大工程审计监督力度,在全市率先实行工程审计中介机构招投标制,面向全国招标组建了审计公司库,对每项工程都实行二次审计,有效保证了工程审计质量,最大限度地节约了资金,2005年,全区工程审减率达到25%。通过“一项工程两个方案”的实施,筑牢了开发区廉政建设的坚固防线,确保了各项工程高质量、高水平,为企业发展营造了公开、公平的良好氛围。通过服务理念的不断创新,服务载体的逐步完善,各项服务措施的深入落实,服务质量与水平全面提高,开发区“审批少、服务优、效率高”的环境竞争新优势已开始凸现。通过土地置换的方式,龙湾港集团在23平方公里的滨海工业园中进行吹填造陆,并负责该工业园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使滨海工业园近8亿元的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实现了政府零投入,土地价值得到提前体现;北京天童公司投资1.08亿元实施开发区弱电管网集约化建设工程,有效解决了区内通讯、网络、闭路电视不配套的问题,避免了城区道路重复开挖造成的负面影响,最大限度地发挥地下资源的综合社会效益,提升城市整体功能。

今年以来,一批大项目纷纷落户开发区,投资10亿元的方圆氧气底吹造锍捕金新工艺项目,投资1.98亿元的金茂雾化微细球形铝粉项目,投资1.2亿元的胜鑫氮化防腐管材项目等大、高、新项目纷纷落户开发区,为开发区加快发展增添了新的后劲。与此同时,方圆、高原、大海、华泰化工、科英激光电子、东海聚苯乙烯等区内骨干企业迅速崛起,发展势头强劲,机械电子、精细化工、纺织服装、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已基本形成,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今年,区内规模以上企业可达到100家,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可达到11家,其中过5亿元的6家,过10亿元的3家,过50亿元的2家。目前,东营经济开发区已成为全市最具生机和活力的区域,对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示范、带动、辐射和促进作用。(山东省东营市市长助理,东营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初宝杰)

来源: 新华网

相关文章: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2007世界竞争力评比:中国大陆首度超过台湾地区
中石油称冀东南堡油田可开采100年 开发成本近60亿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 全国农业统计报告 / 农业发展报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