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中国女干部比例近40% 已有9位女性国家领导人 妇女就业比例45% -4月份CPI维持3%高位 央行或有后续紧缩政策 CPI向上趋势难改 -第60届世卫大会再度拒绝涉台提案 国际卫生条例适用于中国全境 -交行A股开盘14.20元涨79.75% 海外投资者一周内从股市撤出$5亿 -中石油获世界最大汽田钻探权 国企将成企业义务石油储备主力 -基金私募将开闸 单笔不低于5000万 银行参与股指期货将有章可循 -"十一五"我国将重点发展八大高技术产业 扩大民用飞机产业规模 -中国6省份争夺第3个新特区名额 长三角城市居民收入增14.6% -免费师范生办法出台 国家鼓励终身从教 须回生源地执教十年以上 -中国将采取五项举措提高企业职工工资
价格和新车两方面下功夫 汽车市场也需和谐发展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6 年 08 月 14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入夏以来,汽车市场重又陷入淡季。厂家商家销量下降、库存增加,消费者态度谨慎、持币观望。

那么,在全社会都倡导建设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汽车市场是不是也需要和谐发展?怎样才能够建设和谐的汽车市场环境呢?笔者认为,汽车市场至少要做到价格和新车两个方面的和谐。

首先要确立价格体系的和谐。

“某某车型厂家降价×万元”、“某某车型商家让利×千元”……每当翻开报纸或打开互联网的汽车网页,这样的内容经常跃入人们的眼帘。显然,目前汽车价格的主旋律就是降、降、降。已经在市场上“打拼”多年的老车型在降,而刚刚上市不久的新车型也在降,甚至有的厂家因为违背自己不降价的承诺而引出官司。

这样,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也就再次随之出现。一方面,人们质疑汽车的价格体系,当初,厂家为什么不能够把价格定得合理些,非要等到车卖不出去了才降价?另一方面,厂家的降价已经引起消费者的逆反心理:这个车早就应该这个价了,厂家太不厚道了,还是不买!

还有,个别企业三四年过去,一直都没有新品出现,现有的几款车型始终都在降、降、降。消费者不禁要问:这个车型还能降?这家企业还能“撑”多久?我敢不敢买他们的车?

另外就是被消费者视为“可憎”的加价行为。某些企业曾经以“加价”闻名。现在,他们的中高级轿车降价2万多元,经济型车降价1万多元,降幅都超过百分之十以上。虽然厂家还在极力推销,消费者依然很难买账。这也许就是厂家为过去的加价而“埋单”。但是,令人解的是,至今仍有新的企业步其后尘,新品上市动辄加价几万元,并引以为荣,大肆炒作。难道真的不能引以为戒,非要重蹈覆辙吗?

其次是建立新车上市的和谐。

L先生服务于一家媒体,从前年开始就琢磨:花15万元左右,买什么车好呢?

在不断向其他同事、朋友咨询的同时,L先生翻阅大量车型资料,去多家4S店试乘试驾了多次。从宝来到标致307,再到福克斯……每款车都感觉不错,也都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几乎就在他举棋不定的时候,又有一种或几种新车上市了,L先生重又开始查资料、试样车……朋友们都说他挑花了眼。

新车型接连不断,对消费者不是好事吗?但北京的一位营销人士认为,被新车搞得眼花缭乱,不是消费者的错,而是厂家进入了恶性竞争的误区。

国产轿车分为两大“阵营”:一方面,20年一贯制的老车型还在生产;另一方面,最新车型层出不穷,甚至到了令消费者目不暇接的程度。

一款新车型的开发,无论从市场调研、研发设计、生产组织、零部件供应、维修服务、广告宣传、人员培训,等等,都要巨大的投入。如果不能迅速形成规模生产和销售,就会造成巨大的浪费。近两三年以来,国产新车有的每年销售只有两三千辆,有的上市一两年就不得不无奈地退出市场,不少厂家因此而陷入亏损。

两年前,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国内某大集团副总裁就说过,国外也有新车型过多,厂家之间竞争过度的情况,令消费者无所适从。最后,相关厂家形成一定的妥协与默契,让市场重新恢复理性。(张宇星)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相关文章: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2007世界竞争力评比:中国大陆首度超过台湾地区
中石油称冀东南堡油田可开采100年 开发成本近60亿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 全国农业统计报告 / 农业发展报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