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汽车是安全的吗?”
面对中国消费者对汽车安全性能的疑问,恐怕很难有权威的回答.但一些数据说明了一个残酷的事实,那就是中国人为交通安全付出了比其他国家更大的代价。
据有关部门统计,去年交通伤亡人数虽然比往年有所下降,但死亡人数依然接近10万,受伤人数接近50万。
中国拥有全世界1.9%的汽车,引发的交通死亡事故却占全世界15%,交通伤亡人数居全球首位!除了国人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亟待提高外,汽车安全性能是否可靠也是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状况的重要环节。
其实,影响汽车安全的因素很多,专业的说法分为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主动安全通俗的理解就是车辆所具备的功能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驾车者的操作意图,使车辆远离危险状况。例如:刹车系统是否灵敏、刹车后车辆制动的距离是多少、刹车系统是否稳定、ABS和EBD的表现、车辆高速行驶及转弯时的平稳性等。而被动安全就是事故发生后对乘员进行保护的性能,例如:车门的设计、车体的钢结构、气囊和气帘的数量、安全带系统的设计等。
而这次全国将统一执行汽车侧面碰撞及乘用车后碰撞标准指的就是被动安全。
“双碰”标准强制实施
“7月1日起,全国将统一执行汽车侧面碰撞及乘用车后碰撞标准(简称‘双碰’标准),届时不达标的新车将不能予以申报审批”,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相关工作人员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
届时,国内汽车新产品上市前必须到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检测所、长春汽车检测中心等机构进行碰撞测试。但在产在销的车型将有近三年的缓冲期,也就是说,已上市的车型如果目前满足不了“侧碰”和“后碰”标准,可以在2009年1月18日之前的“缓冲期”内改善产品,从而达到碰撞标准的要求。
其实,早在今年的1月18日,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就低调发布了《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标准GB 20071-2006及《乘用车后碰撞燃油系统安全要求》GB 20072-2006,在侧碰标准中明确规定,所有M1类车型9座以下4轮以上载客机动车辆和N1类车型最大设计总质量≤3.5吨的4轮以上载货机动车辆,都必须满足侧碰“强制性规定”;而在后碰标准中则规定,所有M1类车型都必须满足后碰“强制性规定”。
部分民族品牌面临洗牌
早在两年前,《乘用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标准正式实施,就导致盛行一时的平头微面彻底退出市场。
现在,7月1日“双碰”标准正式执行后,面对标准再次提高,一些实力较弱的民族汽车企业将面临巨大挑战。
“因为那些车型从设计的时候就没有考虑侧碰要求”,一业内人士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
“而此带来的结果就是因无法达到新的要求而不得不在三年内退出市场。”他说。
但对于合资企业引入的车型来讲,除个别以外,其首先都会满足国外的碰撞体系要求,而国内的测试标准与欧美的正面、侧面和后面碰撞标准相比,要求要低,因此这些车型满足国内的碰撞要求应该不成问题。
而那些实力较弱的民族汽车企业必需要提升研发设计力度,因为汽车安全性能是否优异取决于设计,安全性好的车是合理、科学的组合体,而不仅仅是把一堆昂贵的材料或厚重的材料堆积在一起就能解决问题的。
这位人士还透露,在“前碰”、“侧碰”、“后碰”之后,我国还在酝酿更高的汽车碰撞标准,其中包括翻滚碰撞、碰撞对行人安全等方面。
现在,离2009年1月18日还有两年半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那些实力较弱的民族汽车企业要么尽快提升汽车的安全性能,要么只有退出市场。
看来,它们已处于“两年半”的生死线上了。
“双碰”标准适用对象
侧撞,所有M1类车型9座以下4轮以上载客机动车辆和N1类车型最大设计总质量≤3.5吨的4轮以上载货机动车辆;后碰标准中规定,所有M1类车型都必须满足标准。
测试费用
进行一次碰撞测试大概需要2~3天时间,侧面碰撞试验一次大约需要15万元左右,正面碰撞的费用大约需要10.8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