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2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认为,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表明,2006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将不会有太大变化,但增加农民消费作为调整投资消费关系、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将得到更多的政策倾斜。
2005年,我国经济运行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经济呈现高增长、低通胀、效益较好、活力增强的良好态势。房地产调控带动固定资产投资进入下降通道,投资增速正在趋向合理的增长区间,投资结构调整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农业、煤电油运的生产能力加强,部分过热行业受到遏制,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同时,消费需求继续稳步增长,进出口结构得到改善,居民消费价格涨势趋稳,区域差别、城乡差别逐渐缩小。
祝宝良认为,从2003年至今,我国整体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和协调性不断得到提高和改善。尤其是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改革、股权分置、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以及农村税收、农村信用社改革等一系列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实现较大突破。这表明,通过最近两年多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成功实践,确保了我国经济的整体形势良好,运行平稳,在经济增长基本面没有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明年的宏观调控政策也不会有太大变化。
今年在整体良好的态势下,我国宏观经济形势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一是经济增长方式仍比较粗放,具体表现在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依靠高投资拉动经济增长,重复建设严重;投资增长过快,导致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企业利润下降较快。二是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比较突出,特别是收支不平衡,造成贸易顺差过大,贸易摩擦逐渐增多。三是行政管理体制、财税体制、价格机制等体制机制还不完善。四是影响经济安全的因素还比较多。包括粮食、能源、金融、信息等多方面的因素还缺乏稳定性。
祝宝良说,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决这些问题,"要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关键是要努力扩大国内需求"。他解释说,调整投资消费关系,重要的是把增加居民消费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相对于城市消费需求增长,农村消费由于受收入影响,增长速度还是偏慢。因此,增加农民消费将成为下一阶段宏观经济调控重点解决的问题。
“只有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才能实现农民消费需求快速增长,而农民收入增加的关键是要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加大对‘三农’的投资。”祝宝良说,出于这种考虑,从制订“十一五”规划到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着重强调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随着国家的经济增长,我国已经发展到了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新阶段,可以有更多的财力投入到农村建设中,包括农村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等公共事业建设和道路、供水、农田改造等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减少城乡差距,而另一方面能够扩大农村消费需求。
“此外,我们还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加强对农村建设投资也是消化过剩产能的重要途径。”这位经济学家说。(记者 肖敏)
新华网 2005年12月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