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易纲20日在“第二届中国商务发展论坛”上说,新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运行以来,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有序波动体现了市场供求为基础和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规律,市场对人民币汇率改革反映是正面的,预期是稳定的。
易纲说,从数据上分析,从7月21日到11月18日,一共有83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收盘的汇率累计升值了0.33%,其中有34个交易日是在贬值方向浮动,有49个交易日是在升值方向浮动,实现双向的浮动,弹性逐渐在增加。
此前,有不少市场人士认为人民币升值2.1%不够,市场肯定会大规模预期继续升值,并且会有大量热钱流入攻击货币。易纲说,目前来看整个市场运行是平稳的,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也趋于收敛,并初步呈现弱化趋势。10月31日,境内远期市场上对美元报价,人民币的价格是7.7950元,境外无本金交割人民币1年期远期外汇合约(NDF)在7月22日报1美元兑人民币7.7100元,大约相当于4500个基本点,而目前NDF市场的报价是1美元兑人民币7.7920元,收窄到2500点至3000点左右。这表明,市场经过3个多月的时间,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期是收敛了。
易纲认为,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经济主体的影响积极。他说,我们对企业、居民,还有其它交易主体进行调查,对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反映都是非常积极和正面的。企业积极应对,影响基本可以消化。根据调查,50%以上的企业事先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应对汇率风险,60%以上的企业选择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中间消耗,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等加以应对。升值对企业进出口的影响有限,只有6.6%和13.7%的企业选择减少产品出口,增加国内销售。此外,对于居民来说,人民币的对外购买力增强,使居民总体受益。而金融机构在调查中也普遍认同,人民币汇率改革对银行业自身的经营活动影响非常有限。(记者 肖敏、王宇)
新华网 2005年11月2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