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油价危机对中国能源战略是“危”更是“机”。国家发改委外资司司长孔令龙昨天表示,中国政府将设立一项政府基金,直接以外汇资助能源企业购买海外资产。他指出,走出去“无惧”高油价,这反而是中国能源业海外扩张的良机,中国必须抓住国外能源资产“逢高抛售”的机遇。
此前,在中海油和中石油分别针对美国优尼科和哈萨克石油公司(PK)发动规模浩大的竞购战时,国内曾掀起对“买涨不买跌”经济合理性的质疑。今年9月,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还曾明确表示,在高油价的背景下,中国暂不会在国际市场采购原油来进行战略石油储备,认为存在太大风险。
但对于在高油价时代购买海外能源资产,发改委的态度却来了个360度的大转弯。发改委外资司司长孔令龙昨天在“2005中国石油论坛”上却表示,只有在国际油价高企之际,中国企业才有机会“染指”平素可望而不可及的海外能源资产。他指出,在高油价时代,诸如优尼科这样的国际石油公司反而会放弃自主运营,总是倾向于借机将自己名下的资产卖个好价钱。“当机会来临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抓住它。”孔令龙表示,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将继续购买海外能源资产。
为了进一步推动这股海外能源并购浪潮,中国政府更是直接走上幕前推波助澜。孔令龙昨天表示,中国政府正准备设立一项外汇基金资助海外能源并购,并在企业的海外资产发生枯竭等突发情况时,以此规避企业的投资风险。孔令龙称,鼓励企业参与海外能源合作或购买资产一向是发改委的优先考虑。至于这笔基金来源于财政拨款或外汇储备,孔令龙并没有详细阐述。
分析人士指出,国家的外汇资金支持无疑会减少企业对风险的疑虑,加快其决策进程,而“速战速决”恰恰是最近几次并购的成败关键之一。但在另一方面,欧美可能会进一步以此为口实,动辄搬出“国家安全”的大帽子。
东方早报 2005年11月1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