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记者 王虔)灾后心理援助是救灾重建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公众参与热情的提升,有越来越多的心理援助团队或个人前往灾区。然而,心理救援需要较高的专业度和较长的持续性。有时,不当的“援助”反而会给灾区人民造成更多心理伤害。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灾害心理援助与创伤研究青年创新团队的吴坎坎老师,谈到在灾区心理援助中遇到的最大问题,他坦言“有些不专业行为扰乱灾区的心理秩序”。
中科院心理援助鲁甸工作站 图片来源:中科院心理所
吴坎坎说,心理援助是一个需要较长时间、并极具专业性的过程。在汶川地震后,心理所呼吁“心理援助20年”。有些志愿者和团队在灾区停留时间短,灾区民众刚刚在心理上对他们产生安全感和依赖感,他们就离开了,会对灾区民众心理造成二次伤害。更有甚者,拍摄儿童照片、追问灾区民众伤痛隐私公布于众,即违反了心理援助的伦理又给当事人带来了负面影响。“有一次看到记者采访一名小朋友,采访的时候小朋友一直在哭。还好采访结束后,记者陪伴和安慰小朋友直到没有再哭,并回到了自己班上,如果采访一结束记者就离开,孩子的内心会受到多大伤害,以后还怎么去面对这些镜头?”
吴坎坎认为,对灾区进行心理抚慰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专业性,有专业的人员和组织,还要有专业知识,心理抚慰不仅仅是陪着灾区民众“聊一聊”。同时,一定要有可持续性,长期、专业的陪伴才会让他们再次产生安全感。在灾区通过专业的、持续的正能量的支持,和灾区民众们彼此熟识,甚至是后来的仅仅在街上打个招呼,就可以带给他们“一直有人关心”的良性支持,灾区气氛和情绪自然会良性运转起来。
对于充满热情想去灾区进行心理援助的志愿者,吴坎坎给出的要求是:能够留在灾区三个月以上、具有专业资质和经验、得到家里的支持,最好是当地人。他指出,短期陪伴和介入很容易带来“二次创伤”,所以,要开展有系统、有组织的心理援助行动,心理援助志愿者一定要确保能够较长时间的留在灾区,最好是当地人参与或者直接培养当地人,最能够保证心理援助的可持续性,同时,也要征得家人同意和支持,并拥有专业知识才可以真正帮到灾区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