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剧院副院长邓一江
李小萌和国家大剧院副院长邓一江、国家大剧院音乐总监陈佐湟在节目中
李小萌:欢迎来到《新闻会客厅》。有人这样形容国家大剧院,说忘记那些演出,这个建筑本身就是一次精彩的表演,这样一个承载着丰富使命的建筑在12月22号就要正式开门迎客了。今天我们就请到国家大剧院副院长,也是国家大剧院的新闻发言人邓一江先生,和著名的指挥家国家大剧院音乐总监陈佐湟先生,欢迎两位来到我们的节目。如果说这个国家大剧院是一个新娘子的话,马上她就要掀开这个盖头来,现在国家大剧院上上下下各种工种的工作人员都在做什么?
邓一江:我们正在积极地准备,确保我们的开幕演出极能够成功,保证我们的演出质量跟服务质量。
李小萌:这个具体的准备都包括项什么呢?
陈佐湟:我想在现在所有国家大剧院上上下下可能既感到兴奋,也感到有一点紧张,有压力的事情恐怕还是我们的节目,因为说来说去一个剧院的建成真正在文化上、在艺术上或者在社会上的定位恐怕还是要靠它的节目,而且恐怕两档节目,要靠相当一段时期在艺术上能够达到的水准和高度最后来决定这个剧院真正所应该具有的一种性质,所以当然大家更多关注的恐怕还是在节目上面吧。
举世瞩目的国家大剧院在9月25日至10月13日为期19天的试演期间,先后上演了七个剧目包括《红色娘子军》、《天鹅湖》、《江姐》、《大梦敦煌》、《茶馆》、《梅兰芳》及青春版《牡丹亭》等七个经典剧目,演出23场次。这次试演期间的观众主要是与大剧院建设相关的群体,演出票采取单位包场方式,不对外销售。国家大剧院的软硬件经过这一轮测试表现到底怎样?
李小萌:我们要问邓院长的是,经过这二十天的试演,各方面的硬件上,现在你们得出一个怎么样的评价和结论呢?
邓一江:如果从硬件上来评价它,两个字,在世界上是一流的。
李小萌:我也看到一些报道说,经过试演之后,大概有两百多处细节是需要调试的,比方说座位的排号都没有通过灯光的装置,在演出开始当中能够看得到,或者说后台像迷宫一样,必须要通过颜色的标识才能够让人准确地到达他想去的地方,这些调试都在进行中吗?
邓一江:都在进行当中,我们试演出就是为了保证22号的对外国际演出季,应该说试演出,您刚才也说了发现了240多处问题,这些问题应该说没有大的问题,都是在很多细节的建筑上、机械上,包括我们怎么服好务,您刚才讲的,座标怎么来弄,因为这都是一个新的环境。
李小萌:就像座位的号,要让它亮起来,现在怎么办?
邓一江:应该说标识经过了将近有半年的设计,多种方案出来都不满意,因为毕竟大剧院怎么把这个标识做好,因为它应该说地上三层、地下三层,而且是圆形的,标识设计难度还是比较大,而且要符合这个建筑的风格,现在应该说这个方案定下来了,正在施工把它做好,争取在开幕演出季之前把它完成,让观众一进来能够顺利地走入剧场。
李小萌:陈先生,在刚才邓院长说到这240多处需要调整的地方您比较在意的是哪些?
陈佐湟:当然我作为一个音乐家本身来讲,我最关心的首先当然是音响,因为音响是一个实际上又客观又主观的事情,它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因为艺术家们在表演的时候,他们的听觉对这个剧场的感受,其实对他们表演时候的情绪是会起非常大影响的,这不仅仅是对观众而言,或者对听众而言,对艺术家本身也是一件非常非常高兴的事情。在国外有这样一种说法,听众可能一进剧场关心的是前厅,他们关心的是座位的舒适程度,对艺术家们来说,他们非常关心的第一是表演场地的音响和环境,第二是后台的设施,我想如果说二百多处已经提出来我们在做改进的话,我自己觉得恐怕还不止这个数字,因为一个剧场要真正能够发挥它最大、最好的一种作用,我想在运营的相当一个阶段,恐怕甚至几年的时间里要逐步完善。
李小萌:作为剧院来讲当然是要追求观众和演出者同样满意,但这两者之间您更在意谁的满意度呢?
陈佐湟:当然剧院根本的目的还是为了听众,为了观众服务的,当然他们的意见我觉得是剧院从管理层来说是最最在意的,但是作为艺术总监来说,我接触的还不是直接的听众和观众,更多的是来表演的艺术家们、演员、歌唱家、指挥、乐队队员,他们对设施使用上的方便和对他们艺术创作上的一种刺激和帮助,这些事情我是更加在意的,因为节目的质量最终还要由所有演出的参加者呈现给听众和观众,当然他们的感觉如何,能不能够得到一种最好的条件和环境,使他们能够发挥出最好的才华,或者才华当中最高的一种艺术水准,这些事情当然对艺术总监来说是在我的视野之内的。
|